[發明專利]一種多峰聚乙烯管材樹脂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61958.2 | 申請日: | 2012-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48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鄒恩廣;張麗洋;張瑞;王斯晗;姜進憲;宋磊;韋德帥;王華;付義;任鶴;王立娟;何書艷;趙增輝;馬麗;張瑀健;方宏;王文燕;張明強;梁立偉;孫海濤;王焱鵬;劉麗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L23/08;C08F110/02;C08F210/16;C08F4/646;F16L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謝小延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乙烯 管材 樹脂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多峰聚乙烯管材樹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乙烯均聚物A組分;乙烯與α-烯烴共聚的平均分子量大于A組分的乙烯共聚物B組分,乙烯與α-烯烴共聚的平均分子量大于乙烯共聚物B組分的乙烯共聚物C組分組成;乙烯均聚物A的平均分子量為2~4萬,乙烯共聚物B平均分子量為60~80萬,乙烯共聚物C平均分子量為80~90萬;所述的乙烯均聚物A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40~60%;乙烯共聚物B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30~40%;乙烯共聚物C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5~30%;
所述的聚合物密度為0.935~0.945g/cm3,MFR5.0為0.1~0.5g/10min,共聚單體摩爾百分含量0.2~0.7%;每一組分具有的分子量分布較窄,Mw/Mn等于或小于5;
乙烯均聚物A組分的密度不少于0.970g/cm3,MFR5.0不少于300g/10min;
乙烯共聚物B組分的密度不大于0.935g/cm3,MFR5.0不大于1.0g/10min;
乙烯共聚物C組分的密度不大于0.935g/cm3,MFR5.0不大于0.01g/10min。
2.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峰聚乙烯管材樹脂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a)以2~5的氫氣/乙烯摩爾比率,進行乙烯均聚,得第一乙烯均聚物組分A;
b)在a)步驟的乙烯均聚物組分A的存在下,以0.01~0.1的氫氣/乙烯摩爾比,0.01~0.1的α-烯烴/乙烯摩爾比,進行乙烯和α-烯烴共聚,得乙烯共聚物組分B;
c)在乙烯均聚物組分A和乙烯共聚物組分B的存在下,以0~0.01的氫氣/乙烯摩爾比,0.01~0.1的α-烯烴/乙烯摩爾比,進行乙烯和α-烯烴共聚,得乙烯共聚物組分C,最終聚合產物為A組分、B組分和C組分三種聚乙烯組分的混合物;
主催化劑為負載型鈦系Z-N催化劑,促進劑為帶有給電子基團的硅化合物,助催化劑為烷基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峰聚乙烯管材樹脂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淤漿三反應器串聯工藝,在第一反應器中加入主催化劑和助催化劑,在第二、三反應器中加入促進劑。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峰聚乙烯管材樹脂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進劑添加量參照主催化劑,Si/Ti小于20。
5.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峰聚乙烯管材樹脂組合物的應用,其特征在于:該多峰聚乙烯管材樹脂組合物用于制備耐壓管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195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