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白玉蝸牛干粉的生產方法及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60224.2 | 申請日: | 2012-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94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蔣業林;楊和節;崔凱;黃中祥;蔡鑫;蔣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L1/29 | 分類號: | A23L1/29;A61K35/56;A61P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白玉 蝸牛 干粉 生產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白玉蝸牛干粉的生產方法,屬于農產品深加工領域,同時,本發明還公開了該白玉蝸牛干粉的應用。
背景技術
白玉蝸牛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肺螺亞綱,柄眼目,蝸牛科的動物,雌雄同體的陸生貝殼種,榮獲世界“四大名菜”之首,它不僅味道鮮美,且營養價值豐富。含有人體需要的鐵、鋅、硒等10種微量元素和Ve等5種維生素,總氨基酸量達到3.72%,類別達到17種。其性寒,味咸,能清熱解毒,消腫軟堅,增強耐力,提高免疫力和開發智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白玉蝸牛干粉的生產方法及應用。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白玉蝸牛干粉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①、原料準備
取白玉蝸牛,用飲用水漂洗,再流動水凈化24小時,撈出用80℃水煮10分鐘,脫去螺殼,將蝸牛肉挑出,取凈蝸牛肉用飲用水漂36小時,水漂過程中每4~6小時換一次水,水漂結束后撈出瀝干水。
②、干燥
將瀝干水的蝸牛肉放置到熱風循環烘箱托盤,每盤放置蝸牛肉2~2.5公斤,均勻攤開,啟動烘箱加熱及熱循環系統進行干燥,烘箱溫度控制在120~180℃,干燥時間18個小時,再逐步降低溫度,達到干燥滅菌目的;
③、原料粉碎
取干燥后的蝸牛肉,用萬能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篩網用80目篩,控制好加料速度,保證粉碎細度;
④、配料
取粉碎后的細粉,稱取細粉重量比為20%的淀粉、10%的糊精,一并加入到槽型混合機中,干混15分鐘,加入粘合劑,濕混15分鐘,用搖擺顆粒機制粒,制粒篩網選用18目篩,將制好的濕粒放至熱分循環烘箱進行干燥,溫度控制在80~85℃,干燥3~4小時,顆粒水分控制在2.5%以內;干燥后的顆粒用搖擺顆粒機制粒,篩網選用14目篩,得白玉蝸牛干粉。
白玉蝸牛高蛋白、低脂肪、膽固醇趨向于零,富含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大,蝸牛產業開發無污染,投資少,收益高,前景廣闊。
白玉蝸牛內生價值高,主要表現在食用及藥用方面。
食用:蝸牛,魚翅,干貝,鮑魚被譽為國際四大名菜,其中蝸牛居榜首,據國家測定,蝸牛肉蛋白質為18%,高于蟹,豬肉,牛肉等。
藥用:據本草綱目記載,蝸牛可配置18種藥方。蝸牛肉和卵,可有效治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20多種疾病。蝸牛凝集素和蝸牛酶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每克凝集素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遠高于黃金價格,有軟黃金之稱。智利貝斯康納家族的費南多(bansunan?family)對蝸牛進行了15年的精確研究,確認其萃取液可促進肌膚的修復,并可以柔軟肌膚,促進肌膚新城代謝。
白玉蝸牛干粉的應用,可用于制成藥學定義中的各種劑型。
優選地,制成膠囊,步驟如下:
①、用75%乙醇將全自動膠囊填充機進行滅菌,用全自動膠囊填充機填充,裝上1號膠囊模具;
②、將填充好的膠囊放置在裝有臭氧滅菌器的房間里,均勻攤開,開啟臭氧30分鐘;
③、檢驗、包裝、入庫。
較為完善的是,所述步驟③中包裝是將檢測合格的膠囊進行包裝,包裝前用紫外線燈滅菌30分鐘,包裝選用80~100g聚烯塑料瓶,用膠囊填充機裝瓶,裝瓶后旋蓋,用電磁鋁箔封口機進行封口,貼上不干膠標簽。
白玉蝸牛干粉膠囊,從原料生產到加工產品均無有毒有害物質介入、不使用食品添加劑,只在滅菌中使用75%乙醇,安全環保無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白玉蝸牛干粉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①、原料準備
取白玉蝸牛,用飲用水漂洗,再流動水凈化24小時,撈出用80℃水煮10分鐘,脫去螺殼,將蝸牛肉挑出,取凈蝸牛肉用飲用水漂36小時,水漂過程中每4~6小時換一次水,水漂結束后撈出瀝干水。
②、干燥
將瀝干水的蝸牛肉放置到熱風循環烘箱托盤,每盤放置蝸牛肉2~2.5公斤,均勻攤開,啟動烘箱加熱及熱循環系統進行干燥,烘箱溫度控制在120~180℃,干燥時間18個小時,再逐步降低溫度,達到干燥滅菌目的;
③、原料粉碎
取干燥后的蝸牛肉,用萬能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篩網用80目篩,控制好加料速度,保證粉碎細度;
④、配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未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022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