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羊棲菜褐藻多酚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9840.6 | 申請日: | 2012-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95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義;盧虹玉;楊小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03 | 分類號: | A61K36/03;A61P39/06;A23L1/29 |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強專利事務所 44203 | 代理人: | 龐愛英 |
| 地址: | 524023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羊 褐藻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羊棲菜褐藻多酚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
a)羊棲菜干粉的制備:采集新鮮羊棲菜,經清水沖洗干凈后,干燥、粉碎,過20目篩得羊棲菜干粉,冷凍保藏備用;所述干燥溫度小于40℃,干燥至恒重;
b)將經步驟a得到的干粉用50~90%的甲醇水溶液浸提,羊棲菜干粉與甲醇水溶液的重量體積比為1∶6~1∶10,浸提時間為每次24小時,浸提溫度小于40℃,離心得上清液,沉淀再以甲醇水溶液重復浸提2次,合并3次所得上清液,上清液經旋轉蒸發去除甲醇后得粗提液;
c)將經步驟b所得粗提液,以等體積正己烷重復洗滌2次,去除正己烷,再以等體積乙酸乙酯萃取2次,獲得水層提取物和乙酸乙酯層提取物,經旋轉蒸發濃縮至膏狀,旋轉蒸發溫度小于40℃;
d)將經步驟c所得水層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溶于50%甲醇溶液,所得浸膏與甲醇溶液重量體積比為1∶6,過不同分子量的超濾包,超濾包截留分子量為:30K、10K及5K,真空冷凍干燥后得不同分子量羊棲菜褐藻多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羊棲菜褐藻多酚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分子量羊棲菜褐藻多酚為水I(30K<分子量)、水II(10K<分子量<30K)、水III(5K<分子量<10K)、水IV(分子量<5K)和乙I(30K<分子量)、乙II(10K<分子量<30K)、乙III(5K<分子量<10K)和乙IV(分子量<5K)羊棲菜褐藻多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羊棲菜褐藻多酚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個提取過程中盡量避光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醫學院,未經廣東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984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轉底爐爐底結構
- 下一篇:具有多個摻雜硅層的薄膜晶體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