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超細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59271.5 | 申請日: | 2012-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4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順喜;韓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2D1/06 | 分類號: | A62D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磷酸 銨鹽 干粉 滅火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超細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干粉滅火劑及其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國是一個草原火災比較嚴重的國家,根據(jù)農(nóng)業(yè)部草原防火指揮部辦公室統(tǒng)計,在我國的4億hm2草原中火災易發(fā)區(qū)占1/3,頻繁發(fā)生火災區(qū)占1/6;目前撲救草原火災的主要方法有強風滅火、噴(灑)水滅火、開設隔離帶等物理滅火方法,以及噴灑化學滅火劑的方法。草原用化學滅火劑一般可分為短效和長效兩大類。短效滅火劑主要是依靠水起滅火作用,在水中加入少量化學物質,噴灑在可燃物上,發(fā)揮相當于數(shù)倍水的滅火作用,化學藥劑的水溶液當水分完全蒸發(fā)掉后它的阻火和滅火能力隨之消失。短效滅火劑包括:純水,濕潤水,增稠水,泡沫滅火劑等。長效:是在水中加入抑制火焰的化學藥劑,依靠化學藥劑起滅火作用,滅火效果比水滅火效果高5-10倍。化學藥劑的水溶液,當水分完全蒸發(fā)掉后,它仍具有阻火和滅火能力,稱長效滅火劑。它是通過化學藥劑和可燃物或它的燃燒產(chǎn)物間發(fā)生化學反應而抑制火焰蔓延。草原防火劑中含有大量的N和P元素,而含磷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可以組成磷氮(P-N)阻燃增效體系。其阻燃機理主要有覆蓋作用、成炭、磷氮協(xié)同效應、氣體稀釋作用等機理。目前干粉滅火劑也開始應用于草原滅火中。
磷酸銨鹽滅火劑因其滅火效能高,對環(huán)境友好成為哈龍滅火劑的最理想替代品之一。國內(nèi)外為了進一步提高滅火效能進行了大量研究,其方向是優(yōu)化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劑的配方和磷酸銨鹽干粉超細化,而超細化對提高滅火效能貢獻相對較大。超細化磷酸銨鹽干粉和普通干粉相比,粒徑變小、比表面成倍提高,所以其滅火消能比普通磷酸鹽滅火劑高出數(shù)倍。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種低成本、高滅火消能的磷酸銨鹽超細干粉滅火劑。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超細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超細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劑,其組成與配方如下,均按重量份計:
磷酸二氫銨??50.6~73;白炭黑??1.5~2.2;
活性白土????2.9~4.5;云母粉??3.6~4.5;
碳酸鈣??????1.5~5.6;滑石粉??2.2~5.1;
ND1????8.5~15.7;ND2????6.1~12.5;
ND1為主要含碳酸鹽的復配混合物,ND2為主要含硅酸鹽的復配混合物。
上述干粉滅火劑中,磷酸二氫銨、白炭黑、活性白土、云母粉、碳酸鈣、滑石粉、ND1和ND2的質量份數(shù)比具體可為50.6∶1.5∶2.9∶3.6∶1.5∶2.2∶8.5∶6.1或73∶1.5∶4.5∶4.5∶5.6∶5.1∶15.7∶12.5。
上述干粉滅火劑的粒徑范圍可為1~5μm,如2.51μm或2.68μm。
上述干粉滅火劑中,所述ND1可為含碳酸鈣、碳酸鋁和碳酸鉀中的一種或多種的復配混合物;所述ND2可為硅酸鈣與三氧化二鋁、氧化鎂、三氧化二鐵和氧化鈣中的一種或多種的復配混合物。
上述干粉滅火劑中,所述ND1具體可為由碳酸鈣、碳酸鋁和碳酸鉀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的復配混合物;所述ND2具體可為由硅酸鈣與三氧化二鋁、氧化鎂、三氧化二鐵和氧化鈣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的復配混合物。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滅火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磷酸二氫銨和白炭黑混合后經(jīng)超微粉碎得到混合物a;
(2)將所述混合物a與所述活性白土、云母粉、碳酸鈣、滑石粉、ND1和ND2混合再經(jīng)所述超微粉碎即得。
上述的制備方法中,所述混合物a的粒徑可為2~10μm,如4.34μm或4.45μm。
上述的制備方法中,所述超微粉碎可以采用球磨粉碎、氣流粉碎或者輥碾粉碎;所述球磨粉碎可在球磨機中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未經(jīng)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927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