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用高分子玻璃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58678.6 | 申請日: | 2012-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20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唐少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17/06 | 分類號: | B32B17/06;B32B33/00;B32B37/06;B32B3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羅建民;鄧伯英 |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高分子 玻璃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玻璃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用高分子玻璃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不同特點的汽車對車窗有各種造型設計的需求,如在窗戶上開孔,或在玻璃的某一邊上設計尖角、平滑圓角或復雜的三維形狀等,而這些造型需求使用傳統的無機夾層玻璃或者鋼化玻璃都是不可行的,而且這些無機夾層玻璃和鋼化玻璃成本很高。但如果使用高分子玻璃,上述設計方案很容易實現。高分子玻璃具有高度的透明性,一些高分子玻璃的透光性比無機玻璃的還要高,首先可以滿足透光的需求;同時高分子玻璃為長鏈的高分子化合物,而且分子鏈很柔軟,因此,強度比較高,抗拉伸和抗沖擊的能力也很高,抗碎能力強,重量輕,密度幾乎是傳統無機玻璃的1/2。由于具有上述優點,高分子玻璃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目前汽車玻璃主要使用無機玻璃,隨著對車輛輕量化、駕乘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對汽車玻璃的各方面性能要求也逐漸提高,無機玻璃很多方面無法適應現在的市場需求,高分子玻璃將逐漸替代傳統的無機玻璃。
盡管具有上述的優異性能,但是汽車用高分子玻璃表面更容易出現劃痕和磨損,更容易出現老化和性能的衰減;且汽車用高分子玻璃的加工成型工序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汽車用高分子玻璃及其制備方法。該汽車用高分子玻璃具有透明性高、強度高、重量輕、易加工的優點。
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用高分子玻璃,包括:高分子玻璃基體,在高分子玻璃基體的至少一個表面上的一層抗老化層,在抗老化層上的一層耐磨層。
優選的是,所述高分子玻璃基體包括前后兩個主要表面,在其兩個主要表面上分別有一層抗老化層,在抗老化層上分別有一層耐磨層。高分子玻璃基體的主要表面指玻璃基體的表面積最大的兩個相對的面,其在玻璃用于車窗時作為透光面。
優選的是,所述抗老化層包括二氧化鈦、氧化鈰、氧化鋅中的一種或者其中幾種的混合物。
優選的是,所述抗老化層包括二氧化鈦、氧化鈰、氧化鋅中的一種或者其中幾種的混合物,還包括聚氨酯、聚丙烯酸樹脂、聚硅氧烷中的一種或者其中幾種的混合物,這些有機物在形成抗老化層時作為二氧化鈦、氧化鈰、氧化鋅的有機載體。
在抗老化層中使用上述有機載體,可以使抗老化層同時具有一定的耐磨性,進一步改善汽車用高分子玻璃的性能。
優選的是,所述抗老化層的厚度為50nm~50μm。
優選的是,所述耐磨層包括聚氨酯、聚丙烯酸樹脂、聚硅氧烷中的一種或者其中幾種的混合物。
優選的是,所述耐磨層的厚度為50nm~50μm。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汽車用高分子玻璃的制備方法,包括:在高分子玻璃基體的至少一個表面上形成一層抗老化層;
在所述抗老化層上形成一層耐磨層。
優選的是,高分子玻璃基體包括前后兩個主要表面,所述汽車用高分子玻璃的制備方法包括:
在高分子玻璃基體的兩個主要表面上分別形成一層抗老化層;
在所述抗老化層上分別形成一層耐磨層。
優選的是,在形成所述耐磨層之后,還包括對所述帶有抗老化層和耐磨層的高分子玻璃基體加熱模壓成型的步驟。
優選的是,在形成所述抗老化層之前,還包括對高分子玻璃基體加熱模壓成型的步驟。
加熱模壓成型可滿足車輛玻璃特殊曲面的要求,避免了直接注塑成型中高分子玻璃流動性差造成的難以成型的問題。
優選的是,加熱模壓成型的溫度為200~300℃,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以選用其它的加熱模壓成型溫度。
優選的是,所述形成抗老化層的方法包括磁控濺射、噴涂、刮涂任意之一。
優選的是,二氧化鈦、氧化鈰、氧化鋅中的一種或者其中幾種的混合物采用磁控濺射鍍膜的方法鍍在高分子玻璃基體的表面。
優選的是,聚氨酯、聚丙烯酸樹脂、聚硅氧烷中的一種或者其中幾種混合形成有機載體;二氧化鈦、氧化鈰、氧化鋅中的一種或者其中幾種的混合物與有機載體混合,再采用噴涂或者刮涂的方法將混合物涂覆在高分子玻璃基體的表面形成抗老化層。
優選的是,所述形成耐磨層的方法包括刮涂或噴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867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