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單弧雙絲自動焊的驅動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8655.5 | 申請日: | 2012-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14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瑋;趙勇強;張鋒;田艷玲;馬志峰;苗新剛;吳江橋;張毅;趙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 |
| 主分類號: | B23K9/12 | 分類號: | B23K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麗君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單弧雙絲 自動 驅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天然氣管道焊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單弧雙絲自動焊的驅動系統。
背景技術
單弧雙絲自動焊用嵌入式摩擦軌道是單弧雙絲全位置自動焊機的核心組成部分,而單弧雙絲全位置自動焊機是管道施工過程中,實現管道焊接的一種專用設備。
目前國內外使用的管道自動焊機的軌道多采用齒輪齒條和側驅動輪帶摩擦的傳動方式。其中,齒輪齒條傳動方式是通過焊接小車上的齒輪與軌道上鑲嵌的齒條之間產生的嚙合力使焊接小車行走;側驅動輪帶摩擦傳動方式是通過焊接小車的側驅動輪與軌道一側產生摩擦力使焊接小車行走。但是,上述兩種傳動方式存在如下缺點:
1.由于在環形軌道接縫處齒條容易出現錯齒,因此齒輪齒條傳動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和安裝精度來保證焊接小車的正常行走;
2.側驅動輪帶摩擦傳動方式對軌道的摩擦損耗很大,對軌道和摩擦輪的淬火處理要求很高,容易出現摩擦損耗過大后驅動力不足的現象,需要更換整條軌道,降低了工作效率,施工周期延長。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單弧雙絲自動焊軌道傳動方式加工安裝精度要求高,軌道使用壽命短,工作效率低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單弧雙絲自動焊的驅動系統,所述系統包括小車箱體(1)、直流電機(2)、同步帶輪(3)、同步帶(4)、同步帶輪(5)、摩擦輪連接軸(6)、摩擦輪(7)和軌道(9),所述直流電機(2)與小車箱體(1)連接,所述直流電機(2)的輸出軸與同步帶輪(3)連接,所述同步帶輪(3)通過同步帶(4)與同步帶輪(5)連接,所述同步帶輪(5)與摩擦輪連接軸(6)固定連接,所述摩擦輪連接軸(6)上套裝有摩擦輪(7),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鑲嵌在所述軌道(9)上的嵌入式摩擦條(8),所述摩擦輪(7)與嵌入式摩擦條(8)滾動連接。
所述直流電機(2)與小車箱體(1)通過螺栓連接。
所述直流電機(2)的輸出軸與同步帶輪(3)通過螺栓鎖緊連接。
所述同步帶輪(5)通過頂絲與摩擦輪連接軸(6)固定連接。
所述嵌入式摩擦條(8)的數量為1條或2條。
本發明提供的用于單弧雙絲自動焊的驅動系統,通過在整個軌道上鑲嵌入嵌入式摩擦條,降低了部分軌道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裝配精度,延長了軌道的使用壽命,減少了軌道加工費用,降低了安裝精度要求和安裝時間,使用便捷,可靠性高,方便了焊接小車的裝卡,提高了焊接小車整機的工作效能及焊接時的平穩性和連續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于單弧雙絲自動焊的驅動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小車箱體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小車箱體的俯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同步帶輪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另一個同步帶輪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摩擦輪連接軸的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摩擦輪的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嵌入式摩擦條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軌道的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軌道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至圖10,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單弧雙絲自動焊的驅動系統,該系統包括小車箱體1、直流電機2、同步帶輪3、同步帶4、同步帶輪5、摩擦輪連接軸6、摩擦輪7、嵌入式摩擦條8和軌道9。直流電機2與小車箱體1通過螺栓連接,直流電機2的輸出軸與同步帶輪3通過螺栓鎖緊連接,將直流電機的驅動力傳遞給同步帶輪3。同步帶輪3通過同步帶4與同步帶輪5連接,同步帶輪3通過同步帶4將直流電機2的驅動力傳遞到同步帶輪5上。同步帶輪5通過頂絲與摩擦輪連接軸6固定連接,將直流電機2的驅動力傳遞給摩擦輪連接軸6。摩擦輪連接軸6上套裝有摩擦輪7,直流電機2的驅動力通過摩擦輪連接軸6傳遞給摩擦輪7。摩擦輪7與鑲嵌在軌道9上的嵌入式摩擦條8滾動連接,摩擦輪7與嵌入式摩擦條8通過摩擦力實現整個單弧雙絲自動焊機的驅動。
下面以Φ1016管道焊接時所需單弧雙絲自動焊的驅動系統為例,進一步闡述本實施例的可實施性,具體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865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