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導體結構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8075.6 | 申請日: | 2012-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1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志嘉;金宥憲;黃胤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36 | 分類號: | H01L29/36;H01L21/2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導體 結構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半導體結構及其制備方法,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結構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高電壓的系統中,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元件具有高關閉擊穿電壓(breakdown?voltage)以及在操作時低導通阻值(on-state?resistance)是重要的,以使半導體元件能承受更高的電壓,讓更多的電流在漏極與源極之間流動,以減少元件的功率損耗。然而,高關閉擊穿電壓與高導通阻值是相伴的,關閉擊穿電壓增加,相對地也會造成導通阻值的增加,因此,在設計半導體元件時,無法使關閉擊穿電壓趨向極大值。所以,如何提高半導體元件的關閉擊穿電壓,并降低操作時的導通阻值是業界亟欲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半導體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可通過摻雜導電性相反的雜質來降低鄰近于漏極端的雜質濃度,使其更容易與源極端的本體區形成空乏區,以得到較高的關閉擊穿電壓與較低的導通阻值。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種半導體結構,包括一第一導電型的襯底、一第二導電型的第一阱區、一第二導電型的摻雜區、一場氧化物以及一第二導電型的第二阱區。第一阱區形成于襯底中。摻雜區形成于第一阱區中,摻雜區具有一第一雜質凈濃度。場氧化物形成于第一阱區的表面區域。第二阱區位于場氧化物下方,且連接于摻雜區的一側,其中第二阱區具有一第二雜質凈濃度,第二雜質凈濃度小于第一雜質凈濃度。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種半導體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一第一導電型的襯底。形成一第二導電型的第一阱區于襯底中。形成一第二導電型的摻雜區于第一阱區中,摻雜區具有一第一雜質凈濃度。形成一第二導電型的第二阱區于摻雜區中,第二阱區連接于摻雜區的一側,且具有一第二雜質凈濃度,第二雜質凈濃度小于第一雜質凈濃度。形成一場氧化物于第二阱區上方。
為了對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的示意圖。
圖2A至圖2D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半導體制備工藝的示意圖。
圖3繪示導電阻值與擊穿電壓的曲線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半導體結構
101:光刻膠
110:襯底
120:第一阱區
130:源極摻雜區
131:本體區
132:重摻雜區
140:漏極摻雜區
141:重摻雜區
150:場氧化物
160:第二阱區
170:柵極結構
180:第三阱區
182:P型阱摻雜區
190:通道區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半導體結構及其制備方法,是通過摻雜導電性相反的雜質來降低鄰近于漏極端的雜質濃度,以得到例如階梯狀雜質濃度的漏極摻雜區,使其更容易與源極端的本體區形成空乏區。根據低表面電場(RESURF)效應,形成空乏區于漏極端的周圍之后,在相同的距離條件下,可得到較高的關閉擊穿電壓與較低的導通阻值,且越靠近漏極端,雜質摻雜濃度越高,可避免克爾克(Kirk)效應發生,故可維持操作時的高擊穿電壓。
以下是提出各種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僅用以作為范例說明,并非用以限縮本發明欲保護的范圍。
請參照圖1,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的示意圖。半導體結構例如為雙擴散金屬半導體結構,其包括一襯底110、一第一阱區120、一源極摻雜區130、一漏極摻雜區140、一場氧化物150以及一位于場氧化物150下方的第二阱區160。襯底110例如為P型襯底110,第一阱區120例如為N型阱區,第一阱區120形成于襯底110中。源極摻雜區130與漏極摻雜區140位于第一阱區120中。源極摻雜區130包括一本體區131以及一重摻雜區132。本體區131例如為P型本體區,重摻雜區132例如為N+摻雜區與P+摻雜區,可分別作為源極端133的接觸區或基極端134的接觸區。漏極摻雜區140的表面具有一重摻雜區141,例如為N+摻雜區,可作為漏極端143的接觸區。場氧化物150形成于第一阱區120的表面區域,且位于源極摻雜區130與漏極摻雜區140之間,其材質例如為氧化硅。場氧化物150亦可為淺溝道隔離結構,用以隔離源極摻雜區130與漏極摻雜區1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807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