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桶式高溫超導無感線圈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7511.8 | 申請日: | 2012-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75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京業;戴少濤;趙連岐;張志豐;張東;徐小飛;吳明建;施飛;滕玉平;許熙;周微微;王子凱;林良真;肖立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6/00 | 分類號: | H01F6/00;H01F6/06;H01F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關玲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溫 超導 線圈 | ||
1.一種桶式高溫超導無感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感線圈包括芯桶(1)、串接紫銅片(5)、紫銅引線(7)和高溫超導帶(10、11);所述的芯桶(1)、串接紫銅片(5)和紫銅引線(7)組成桶式雙繞無感線圈骨架;芯桶(1)的外環面上有兩條并列布置的螺旋槽(2),螺旋槽(2)的底面開有冷卻孔(4);兩條并列的螺旋槽(2)之間為絕緣間隔(3);串接紫銅片(5)固定在芯桶(1)的一端,串接紫銅片(5)以絕緣間隔(3)為中心對稱地跨在兩條并列螺旋槽(2)上,串接紫銅片(5)的外弧面與螺旋槽(2)的底面在同一弧面上;一對“L”形的紫銅引線(7)分別固定在芯桶(1)另一端的兩個螺旋槽(2)的端口處,紫銅引線(7)的外弧面與螺旋槽(2)的底面在同一弧面上;高溫超導帶(10、11)的一端沿螺旋槽(2)并列地焊接在串接紫銅片(5)上,高溫超導帶(10、11)分別繞在并列的兩個螺旋槽(2)內,高溫超導帶(10、11)的另一端分別焊接在各自對應的紫銅引線(7)上。
2.按照權利1所述的桶式高溫超導無感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槽(2)的寬度w比高溫超導帶的寬度寬1mm,螺旋槽(2)的深度h在2~4mm之間。
3.按照權利1所述的桶式高溫超導無感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孔(4)的直徑為螺旋槽寬度w的2/3,冷卻孔(4)的孔距為3~5cm。
4.按照權利1所述的桶式高溫超導無感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絕緣間隔(3)的寬度為t,絕緣間隔的絕緣強度與單根高溫超導帶的長度L及氮氣的擊穿強度密切相關,絕緣間隔寬度t滿足如下關系式:
t=3+5.6·L×10-3
式中:t為兩條并列的螺旋槽之間的絕緣間隔寬度;L為單根高溫超導帶的長度。
5.按照權利1所述的桶式高溫超導無感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接紫銅片的厚度在1.5~2mm之間,長度在5~7cm之間,寬度為2w+t,w為螺旋槽寬度,t為絕緣間隔寬度。
6.按照權利1所述的桶式高溫超導無感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桶(1)采用玻璃鋼或G10材質。
7.按照權利1所述的桶式高溫超導無感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桶(1)的外環面上有并列布置的n組螺旋槽(2),芯桶(1)的一端固定n個紫銅連接片,芯桶(1)的另一端固定2n個紫銅引線,n為不小于1的整數。
8.按照權利1所述的桶式高溫超導無感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感線圈由m個直徑不同的桶式無感線圈同軸內、外嵌套組成組合線圈,組合線圈中的無感線圈串聯或并聯;直徑最大的雙繞外無感線圈(18)在組合線圈的最外側,直徑最小的第m個雙繞內無感線圈(19)在組合線圈的最內側;所述的第m個雙繞內無感線圈(19)的芯桶外直徑不小于高溫超導帶的最小彎曲直徑,m為不小于1的整數。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桶式高溫超導無感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線圈是多組雙繞無感線圈的組合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751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