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維度穩定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56966.8 | 申請日: | 2012-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69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喻翠云;陳紅霞;劉格莎;胡青青;王彥妹;丁可敬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金太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2/08 | 分類號: | D01F2/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紀昌 |
| 地址: | 226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維度 穩定 再生 纖維素 纖維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纖維,特別涉及一種維度穩定的再生纖維素纖維以及該纖維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普通粘膠纖維(即濕法紡絲再生纖維素纖維)存在大量親水的羥基,因此具有吸濕和調節濕平衡的特征,同時纖維的干態初始模量較低,因此能使皮膚獲得柔軟、舒適的親膚感。但普通粘膠纖維在吸濕時截面方向和縱向兩個維度發生溶脹,尤其是截面方向發生劇烈溶脹,且橫向吸濕膨脹率遠遠高于其縱向的吸濕膨脹率,因此該纖維制成的面料在染整加工中制成率較低,若不進行預縮整理或者防縮整理,會造成成品面料的內應力大,水洗縮率過高,甚至不達標的現象。普通粘膠纖維還存在濕強差(0.89-1.95?cN/dtex)、濕態模量低(2.65-3.54?cN/dtex)的缺點,因此制成的織物在濕態下,受外力作用時極易伸長、所以面料的尺寸穩定性差,影響服用性能。有人研發過濕強和濕模量均高的波里諾西克(polynosic)纖維,但其存在生產效率低,勾強低(0.62-1.06cN/dtex),脆性大,使其產品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市面上的高濕模量纖維(中國市場成分標識為莫代爾)的光澤、柔軟性、吸濕性、得色率均優于純棉產品,最重要的一點是改善了普通粘膠纖維在濕態下的力的作用下尺寸穩定性,即濕模量較高(17.7-61.9?cN/dtex)。用它所做成的織物,具有一種柔和的光澤、柔軟觸感和優良的懸垂感。但生產高濕模量纖維需要采用聚合度較高和甲種纖維素含量較高的漿粕,為了浸漬效果好,浸漬液中半纖維素含量低,制得的粘膠溶液過濾和可紡性能好。如公開號CN101024907的中國專利申請“高濕模量粘膠纖維素及其制備方法”公開了一種用于制備高濕模量粘膠纖維的方法,但是其生產過程同樣對原料要求苛刻,要求漿粕的聚合度為500-1200,且甲種纖維素含量≥95%,這種漿粕需要特別加工,增加了漿粕制造的成本和難度,相應大大增加了纖維生產的原料成本。而普通粘膠纖維所用漿粕原料的聚合度為500左右且甲種纖維素含量一般在88%~93%。采用易獲得、成本低的原料。目前國內市場的高濕模量纖維,其吸濕膨脹率較普通粘膠纖維并無明顯變化,一般橫截面方向:140-150%左右;縱向:1-2%,同樣存在吸濕膨脹率過高而導致的制成率較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具有較高濕強和濕模量、具有較好的勾強性能、且吸濕時維度穩定的再生纖維素纖維,以及該纖維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維度穩定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制備方法,將纖維素原料經過浸漬、壓榨、粉碎、老成、黃化、連續溶解、過濾、脫泡工序制備紡絲粘膠,然后紡絲,其特征在于:在制備紡絲粘膠工序的連續溶解步驟中或者在紡絲步驟之前,添加變性劑、交聯劑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然后經紡絲制備維度穩定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纖度1.4-1.72dtex,干強1.6-3.0CN/?dtex,濕強1.2-2.8CN/?dtex,干伸10-20%。
所述變性劑添加量為甲種纖維素質量百分含量的0.01-10%,交聯劑添加量為甲種纖維素含量的0.05-12%。
所述變性劑為聚乙二醇或者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或者聚乙二醇烷基胺或者聚氧乙烯烷基胺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所述聚乙二醇為PEG1500或者PEG1600或者PEG2000,所述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為AC1810或者AC1815或者AC1820,所述聚乙二醇烷基胺為Lv-3或者V-318或者V-315,所述聚氧乙烯烷基胺為V-32。
所述交聯劑為具有反應性官能團的環氧化合物如1,3-二氯-2-丙醇、環氧氯丙烷、乙二醇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三醇多縮水甘油醚,或者纖維素活性的N-羥甲基化合物如二羥甲基脲、二羥甲基亞乙基脲、二羥甲基二羥基亞乙基脲、三羥甲基密胺,或者醛類化合物如甲醛、乙二醛、戊二醛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在紡絲粘膠中還可以添加預交聯的蛋白質或者甲殼素溶液,添加量為甲種纖維素質量百分含量的1%-15%,得到功能性再生纖維素纖維,蛋白質或者甲殼素含量為1%-14%。
一種上述方法制備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纖度1.4-1.72dtex,干強1.6-3.0CN/?dtex,濕強1.2-2.8CN/?dtex,干伸10-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金太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金太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69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