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混凝土組合防護門的門體結構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56846.8 | 申請日: | 2012-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60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楊悅;劉晶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6B5/10 | 分類號: | E06B5/10;E06B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 地址: | 10008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 組合 防護門 結構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混凝土組合防護門的門體結構,屬于結構工程與防護工程領域,特別涉及防護門領域。
背景技術
在傳統防護門結構中,其門主體結構通常采用布置交叉鋼梁或鋼管混凝土柱外加鋼板以增強防護門抵抗沖擊荷載的能力。但是,分析防護門的受力特點可以發現,防護門在受到沖擊荷載時,門體將承受很大的面外彎矩,采用鋼梁或鋼管混凝土柱來抵抗這種彎矩是不盡合理的:鋼梁由于其材料特點,具有良好的受彎性能,而受壓容易屈曲,鋼管混凝土柱則一般僅用于承受軸壓荷載,有良好的軸壓性能,一般不用于受彎。隨著各種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國防及人防工程對防護門安全性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傳統設計由于其對材料的利用不盡合理,且造成一定的材料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鋼-混凝土組合防護門的主體結構及其制作方法。本發明的結構承載力高、抗彎剛度大,用鋼量小、施工方便的在防護門受到沖擊的一側布置混凝土板,通過鋼-混凝土的組合作用,充分發揮兩種材料性能,提高門體的受彎性能和抗沖擊能力,增加門體剛度,同時節省鋼材用量。外包鋼板既為混凝土澆筑提供了模板,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保證施工質量,還可以大大提高防護門的抗沖擊能力。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鋼-混凝土組合防護門的門體結構,包括鋼結構部分和混凝土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結構部分包括鋼邊框1、雙向鋼梁2、外包鋼板4,其中,鋼邊框1為工字型鋼梁,位于雙向鋼梁2周邊;所述的雙向鋼梁2為工字型鋼梁,位于鋼邊框1內側,并雙向交叉布置;鋼邊框1和雙向鋼梁2通過螺栓或焊接方式固接;所述的外包鋼板4包覆門體受沖擊面、側立面和底面,外包鋼板4與鋼邊框1通過螺栓或焊接方式固接;所述的混凝土板3采用現澆混凝土板,包括鋼筋混凝土層、永久模板,其位于鋼邊框1和雙向鋼梁2與外包鋼板4之間,并覆蓋雙向鋼梁2間的區格;所述的雙向鋼梁2的上翼緣及受沖擊面外包鋼板4內側焊有栓釘抗剪連接件5,將混凝土板與鋼結構部分固接為一整體。
本發明的門體結構還可以同時在鋼邊框1的上翼緣設焊有栓釘抗剪連接件5。
一種鋼-混凝土組合防護門的門體結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步驟如下:
a.在工廠加工制作鋼邊框、雙向鋼梁、外包鋼板,并在雙向鋼梁上翼緣與外包鋼板內側或雙向鋼梁、鋼邊框的上翼緣和外包鋼板內側焊接栓釘抗剪連接件;
b.現場完成雙向鋼梁之間、雙向鋼梁與鋼邊框之間的連接,形成鋼網格框架;
c.鋪設混凝土板內的永久模板及鋼筋網片;
d.安裝外包鋼板并與鋼網格框架采取定位連接,門體頂部不封口;
e.澆筑混凝土。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及突出效果:
與傳統防護門的門體設計相比,本發明鋼-混凝土組合防護門的立方體,是將組合樓板的原理應用到防護門中,在門體受沖擊的一側增加鋼板-混凝土組合板,并通過栓釘抗剪連接件將門體的鋼結構部分與混凝土板進行組合,通過鋼-混凝土組合作用,外側面鋼板抗沖擊,組合板抵抗門體受彎時產生的壓應力,內側鋼梁抗拉,充分發揮鋼材和混凝土各自的優勢,提高了門體的受彎性能和抗沖擊能力,增加門體剛度,在與現有技術達到相同受彎性能和抗沖擊能力時,本發明可以節省鋼材的用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示意圖。
圖中:1-鋼邊框;2-雙向鋼梁;3-混凝土板;4-外包鋼板;5-栓釘抗剪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68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