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成本最優的分布式基站網絡化建設模式的選擇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6814.8 | 申請日: | 2012-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88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肖清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信郵電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2 | 分類號: | H04W24/02;H04W88/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001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成本 最優 分布式 基站 網絡化 建設 模式 選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布式基站的網絡化建設模式選擇方法,尤其是一種基于成本最優的分布式基站網絡化建設模式的選擇方法。
背景技術
在移動運營商3G網絡的建設進程中,分布式基站(BBU+RRU)得到了廣泛的應用。BBU和RRU間通過光纖進行連接,無論采用BBU集中,還是分布式的設置方式,相對采用電纜連接的普通宏基站而言,均可更好地降低饋線成本、減少饋線損耗、降低工程施工難度、縮短建設進程。因此,在即將到來的4G網絡建設中,也必將延續性地推廣和使用基于BBU+RRU的分布式基站建設模式。而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移動運營商更需要快速、低成本的網絡部署和業務提供能力,這就要求運營商能夠尋求一種能夠在既定設備形態場景下,更快更好地完成廣域網絡的部署。在應用BBU+RRU分布式基站的過程中,如何優化性地給出包括光纜、匯聚節點、接入網點、通信設備等在內的成本造價評估模型,一直是業界關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廣域無線通信分布式網絡建網成本高的問題、優化拓撲結構、考慮模式因素單一不足而提供的一種有效降低建網成本、綜合上述因素確保網絡優化建設的基于成本最優的分布式基站網絡化建設模式的選擇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設計的基于成本最優的分布式基站網絡化建設模式的選擇方法,包括對分布式網絡建設模式的遍歷及選擇,且所述分布式基站采用BBU+RRU網絡化建設模式,其特征是在于:依據公式P=∑PT+∑PB+∑PR+∑PL+∑PP計算出每個建設模式中的建設綜合造價成本,選擇其中造價最小的建設模式作為最終的網絡建設模式;其中:PT為單個傳輸匯聚節點改造的綜合造價(含傳輸設備、配套ODF、DDF、機架等);PB為單個BBU基帶池的綜合造價(含主設備、配套電池、GPS等);PR為單個RRU拉遠單元的綜合造價(含主設備、配套、電源、傳輸及基礎配套等);PL為單條新建接入光纜的綜合造價;PP為單個傳輸接入網點改造的綜合造價(含電源、電池、機架等)。
優選的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對于需要實施BBU建設的總量m,設置參數k1,表示統一放置于傳輸匯聚節點的BBU數量;設置參數k2,表示直接下聯RRU的BBU數量;設置參數N,表示所需要實施RRU建設的總量;設置參數ni,表示第i個BBU下掛RRU的數量;設置參數Pf,表示單位長度新建光纜綜合造價(含光纜、桿路等);設置參數Li,j,表示第i個BBU下聯的第j個RRU的光纜長度;設置參數Gi,表示傳輸匯聚節點至第i個光纜接入點的骨干光纜長度;設置參數G′i,表示傳輸匯聚節點至第i個傳輸接入網點的骨干光纜長度;
步驟2:對于總量為m的建設規模,檢測是否滿足實施BBU+RRU建設的需求條件,是則執行步驟3,否則報錯,表明當前建設模式需要進一步確認;
步驟3:對于不同的k1值,對應不同的建設模式,初始值取0;
步驟4:檢測網絡參數配置:若k1>m,且建設模式尚未實施判決,則報錯處理,表明當前網絡配置存在缺陷;否則,對于當前k1值,取k2初始值0;
步驟5:分析k1、k2所對應建設模式的單項綜合造價;
步驟5-1:計算出該模式的匯聚節點改造的總造價∑PT=PT;
步驟5-2:計算出該模式的BBU基帶池總造價∑PB=m×PB;
步驟5-3:計算出該模式的RRU拉遠單元總造價∑PR=N×PR;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信郵電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華信郵電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68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冷卻器
- 下一篇:10KV異物切割操作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