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耗能汲取水循環動作設備與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6503.1 | 申請日: | 2012-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66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廖水明;鄭詠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廖水明;鄭詠鴻 |
| 主分類號: | F03G3/00 | 分類號: | F03G3/00;F03B1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萬志香;曾旻輝 |
| 地址: | 中國臺灣云林縣***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耗能 汲取 水循環 動作 設備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水力發電裝置有關:具體而言,特別是關于一種無耗能汲取水循環動作設備與系統。
背景技術
過去的幾年,見證了世界能源市場的巨幅震蕩,但全球的能源體系轉型的任務仍然非常緊迫、嚴峻。世界已經走出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世界范圍內的能源需求伴隨著經濟恢復而增大,其反彈的速度取決于全球經濟復蘇速度,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氣依然是主導能源。
然而,以中國和印度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將驅動全球需求,每種燃料在全球的需求量將會持續提升,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總需求量的過半以上。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持續上漲的壓力導致出售予終端用戶的化石燃料價格仍不斷上漲,而鼓勵節約能源的政策以及轉向使用低碳能源,都有助于抑制對該些化石燃料需求的增長,但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最大的空間仍在于電力部門。
創造能源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去尋找新能源,而是節省能源的消耗,在此全球趨勢下,開發低碳、少用能源、環保安全的發電模式更是刻不容緩,以創新的發電方式,進行節能低碳環保安全的發電更可符合民眾對安全電力的需求,滿足節能低碳的目標,更可以極大緩解各大發電企業因能源成本上漲造成的成本壓力。
人類在不得不利用能源的狀況下,又要考慮到對能源的限制利用,就必須找到替代能源,以目前全球能源專業技術水準,太陽能和風能為一種輔助發電手段,盡管兩者仍持續發展精進,目前仍均存在發展瓶頸,但要取代常規發電和核電,并不符合環保節能低碳的目標。
雖然太陽能是無窮盡的,但用來轉換太陽能的材料卻很有限,太陽能轉換器效率低;其次,由于地球的自轉和氣候、季節等原因,太陽能的功率變化大、不穩定,給正常連續使用造成困難,更重要的是無論其當前的成本,乃至使用條件,若相比石油、核能等能源都過高。
風能也是一種可再生、無污染能源,風能也具備投資少、功效高、經濟耐用、儲量巨大等優勢。但風能利用上存在先天劣勢,除了受地理環境制約外,風電應用中還存在時間差,一般風電站建于靠海位置,其在夜晚的風力資源最為充足,而夜晚恰恰又是電力需求的低峰時段,這些使得風電發展前景又落后于太陽能。
風電、光伏發電的規模發展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影響不斷加大,風電、光伏發電具有間歇性、隨機性的特點,風電還有反調峰特點,對系統潮流控制、輔助服務調用、短路電流控制、電能質量保證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由于風功率預測系統不完善,基礎數據缺乏,準確度不高,電網企業無法根據預測的風力功率制定日前計劃,運行方式的安排上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水電開發則是原住民被迫遷移,水壩把水流截斷了,改變了河流自然的狀態,截斷了原先的路徑,這對生態性能構成了不可逆轉的影響,土地淹沒造成了土地類型的變化,還可能會有一些地質災害的產生,它的這種生態的影響也是實際存在的,均與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與運行密切相關。
全球能源資源日漸減少,即使在全球能源需求不增長的情況下,全球的石油資源或許也只夠我們用上50年。
天然氣目前沒有這么緊迫,但如何運輸以保證供應這是一大問題。雖然煤炭資源還很充裕,可以再用上個175年,但是它的碳排放量實在太高,亦不符合環保需求,且造成環境傷害。
世界未來仍可以保持高增長,但是僅在人類極力改變目前消費行為這一前提下,這包括更大限度地提高能效、改變能源消費比重以及快步發展碳捕捉與封存技術,進而控制化石燃料消費對全人類的負面影響。
當多種新能源產業發展初具規模時,我們需要考慮各種新能源相互的比例問題,于個別新能源存在自身發展的局限性。風電、水電受地域、天氣限制,太陽能會有多晶硅的廢棄物的污染,而核電產業更是受到安全問題制約困擾,無論技術有多先進,都要受到戰爭、自然災害帶來的安全威脅。
整體而言,在能源危機和溫室效應日趨嚴重的今天,發展綠色能源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一種清潔、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在二十一世紀逐漸作為替代能源;順應時代的需求,致力于節能事業和綠色能源的推廣創新,為人類未來生存環境的改善作出貢獻。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一種無耗能汲取水循環動作設備與系統,利用滾體內的水的流動性、水平性及自重,滾動撞擊翹翹板,水循環動作以泵浦汲取水至高處,作為驅動整體運作動力的方式,不但可以將水的動能轉換為機械能帶動水輪發電機組發電,也由于水的循環供應是持續不斷,在運行時不會產生中斷及缺水的困境,也沒有自然生態的破壞及地質災害的產生,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廖水明;鄭詠鴻,未經廖水明;鄭詠鴻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65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