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余熱回收內循環真空保溫硫化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6101.1 | 申請日: | 2012-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2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國樹;王新占 | 申請(專利權)人: | 冀州市華通設備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5/04 | 分類號: | B29C3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32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余熱 回收 循環 真空 保溫 硫化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硫化設備,具體說涉及一種帶余熱回收內循環真空保溫硫化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橡膠行業大部分使用硫化設備進行生膠的硫化,現有的硫化設備是用燃煤蒸汽鍋爐產生蒸汽,然后將蒸汽通過管道通入硫化設備對生膠進行硫化,其采用的多為罐外循環,對罐體保溫一般采用巖棉或者聚氨脂等直接敷于罐體上,硫化后的蒸汽均排放掉,不能進行余熱回收。這種硫化方式一是熱效率低,浪費煤炭資源,并且由于保溫效果不佳,散熱損失嚴重,再加上蒸汽排放到大氣,沒有進行余熱回收,能源浪費嚴重;二是煙氣排放量大,小鍋爐的除塵效率和脫硫效率低,環境污染不可避免;三是爐外循環的環節多,再加上鍋爐排污的水損失,整體水損失很大;四是整體自動化水平很低,基本是原始的人工操作,再加上硫化過程中大部分是間斷運行,高自動化更難以實現,造成大量的人力資源的浪費,并且其投資和運行費用高,安全隱患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適應市場需要,克服上述硫化設備的不足,提供一種節能、環保、熱效率高、運行費用低,并且安全可靠的帶余熱回收內循環真空保溫硫化設備。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帶余熱回收內循環真空保溫硫化設備由外殼、內膽、封頭和蓋組成,在外殼和內膽之間填充保溫層,其一端設有封頭,另一端安裝有蓋,外殼、內膽、封頭和蓋形成一相對密閉的真空罐體,在罐體中的下部安裝有加熱裝置和道軌,罐體的上部設有放氣閥,在罐體的下部設有進出水閥。
使用時,打開蓋(4),將被硫化的橡膠通過道軌(6)進入本發明的罐體中,關閉蓋(4),打開放氣閥(7),從進出水閥(8)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利用加熱裝置(5)進行加熱,當將橡膠硫化完畢后,里面的熱水可通過進出水閥(8)放出,并進行回收利用。
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水和蒸汽在硫化設備內循環,直接把水加熱到170℃的蒸汽,大大節約了熱能,同時本發明系統簡單,幾乎沒有散熱損失,采用天然氣或電等清潔能源作為熱源,幾乎沒有環境污染,硫化物吸熱后的蒸汽在硫化設備內被繼續加熱,沒有水損失和熱損失,水資源全部被有效利用,同時,本發明容易實現自動控制,結構簡單,運行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左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右視圖
圖中:1.外殼,2.內膽,3.封頭,4.蓋,5.加熱裝置,6.道軌,7.放氣閥,8.進出水閥,9.保溫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附圖為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根據附圖所示,本發明的實施例帶余熱回收內循環真空保溫硫化設備由外殼(1)、內膽(2)、封頭(3)、蓋(4)組成,外殼(1)、內膽(2)均為圓柱形結構,在外殼(1)和內膽(2)之間填充保溫層(9),其一端焊接有封頭(3),封頭(3)為半球形內外兩層結構,中間部分也填充有保溫層(9),其另一端安裝有蓋(4),外殼(1)、內膽(2)、封頭(3)、蓋(4)形成一相對密閉的罐體,在罐體中的下部安裝有電加熱裝置(5)和道軌(6),罐體的上部焊接有放氣閥(7),在封頭(3)的下部焊接有進出水閥(8)。
使用時,打開蓋(4),將被硫化的橡膠通過道軌(6)進入本發明的罐體中,關閉蓋(4),打開放氣閥(7),從進出水閥(8)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利用電加熱裝置(5)進行加熱,當將橡膠硫化完畢后,里面的熱水可通過進出水閥(8)放出,并進行回收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冀州市華通設備安裝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冀州市華通設備安裝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61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