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通信接收器及其自動增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55530.7 | 申請日: | 2012-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70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辛建威;張仲堯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16 | 分類號: | H04B1/16;H03G3/2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趙根喜;馮志云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通信 接收器 及其 自動增益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線通信系統,且特別涉及一種無線通信接收器及其自動增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請參照圖1,圖1所示為傳統無線通信接收器的示意圖。傳統無線通信接收器1包括天線11、低噪聲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LNA)121、降頻電路123、濾波器124及可變增益放大器(Variable?Gain?Amplifier,VGA)125、模數轉換器(Analog-to-Digital?Converter,ADC)13、處理電路14及接收信號強度(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RSSI)指示電路15。處理電路14包括自動增益控制(Auto?Gain?Control,AGC)電路142,且自動增益控制電路142還包括存儲單元1421。存儲單元1421用以存儲接收信號強度對照表。
由于模數轉換器13及處理電路14皆有其處理的能量范圍,如果沒有對信號能量作適當控制的話,即會導致當接收到的信號強度較微弱時,沒有辦法有效運用模數轉換器13的處理范圍。反之,當收到的信號強度過強,也會導致信號被切掉,而影響到后續模數轉換器13和處理電路14的解調。
所以,必須通過自動增益控制電路142將無線信號做適度的放大或縮小,以能夠滿足模數轉換器13和處理電路14的處理范圍。然而,傳統作法必須搭配接收信號強度指示電路15及接收信號強度對照表方可實現。而存儲接收信號強度對照表的存儲單元1421及接收信號強度指示電路15將會造成芯片設計成本的增加。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線通信接收器及其自動增益控制方法。
根據本發明,提出一種無線通信接收器。該無線通信接收器包括射頻電路、模數轉換器及處理電路。射頻電路接收無線信號并根據無線信號及增益索引值輸出模擬信號,而模數轉換器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處理電路包括寄存器及自動增益控制電路。寄存器記錄模數轉換器的截波次數。自動增益控制電路根據截波次數調整增益索引值。
根據本發明,提出一種無線通信接收器的自動增益控制方法。該無線通信接收器包括射頻電路及模數轉換器,該自動增益控制方法包括步驟:接收無線信號;根據增益索引值,將無線信號進行轉換以輸出模擬信號;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記錄模數轉換器的截波次數;以及根據截波次數調整增益索引值。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自動增益控制將無線信號做適度的放大或縮小,以能夠滿足模數轉換器和處理電路的處理范圍。且不需要搭配接收信號強度指示電路及接收信號強度對照表即可實現,降低了芯片設計成本。
為了對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無線通信接收器的示意圖。
圖2為依照本發明的一種無線通信接收器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無線通信接收器的自動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4為模數轉換器截去模擬信號的示意圖。
圖5為圖3中步驟33的第一種細部流程圖。
圖6為圖5中步驟330b的細部流程圖。
圖7為一種自動增益控制的時序圖。
圖8A及圖8B為圖3中步驟33的第二種細部流程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自動控制方法中步驟342的細部流程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傳統無線通信接收器
2:依照本發明實施例的無線通信接收器
11:天線
13、23:模數轉換器
14、24:處理電路
15:接收信號強度指示電路
21a:預設天線
21b:選擇天線
22:集成電路
31~33、330~342、330a~330b、332a~332c、342a~342f、3301~3305:步驟
121:低噪聲放大器
123、223:降頻電路
124、224:濾波器
125、225:可變增益放大器
142、242:自動增益控制電路
221a:第一低噪聲放大器
221b:第一低噪聲放大器
222:低噪聲放大器開關
241:寄存器
1421:存儲單元
W1:無線信號
W2:模擬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55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