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節水型超/微濾凈化水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5221.X | 申請日: | 2012-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36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沈軍彥;郭慶賀;汪貴波;黃卓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泰興達高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4 | 分類號: | C02F1/44;B01D65/04;B01D6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40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水 凈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超/微濾凈化水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應用于飲用水凈化過程中的節水型超/微濾凈化水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的進程,環境污染的問題日益嚴峻。現代社會水資源的污染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活,聯合國衛生組織已經向全球發出警告:“21世紀,水資源危機將是人類首先要面對的事實”,“全世界每天至少有5萬多人死于因飲用污染水而引起的各種疾病”??茖W家提醒我們:如果我們再不注意對水資源的保持,就會出現――“水,地球上到處都是,但一滴也不能喝!”
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膜技術已成為世界各國水處理領域關注的核心技術,尤其是超濾和微濾,廣泛應用于飲用水處理領域。特別是新的飲用水標準開始實施后,傳統技術已經不能滿足新標準的要求,因此傳統水廠都要進行技術改造,應用較普遍的是被公認為綠色技術的超濾和微濾膜技術。
但在實際應用中,超濾和微濾膜系統需要定期進行反沖洗,一般每15~60分鐘執行一次,由此產生大量的反洗水,另外一般超濾和微濾有兩種過濾方式:死端過濾和錯流過濾,死端過濾所有被膜截留的污染物都附著在膜表面,加劇了膜的污染速度,因此目前應用更多的是錯流過濾,但是錯流過濾會產生一部分濃縮水,一般濃縮水的比例占10~20%,因此目前超/微濾凈化水裝置的水的回收率一般在75%~90%。剩余的10~25%都會排入附近水體或排入城市污水管網。無論選取哪種排放方式,對于日趨緊張的水資源來說都是一種浪費。如果對膜濃縮水和反洗水采取回收處理會節約大量的水資源,并且可減少廢水排放量,提高膜系統的水回收率。目前國內外還很少見有膜濃縮水和反洗水進行回收處理的相關報道,國外有采用混凝沉淀和重力濃縮或膜過濾等常規方法回收處理膜反洗水。但采用常規方法對膜反洗水進行回收處理,存在以下缺點:一、需要加入混凝劑,失去了膜技術物理過濾方式的優勢;二是回收效率低;三是具有一定的回收風險,特別是鐵、錳等常規指標和微生物指標(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四是即使采用浸沒式膜過濾,所用的膜也非常容易堵塞、污染,壽命非常低;五是投資成本高,需要增加調節池、混凝沉淀池或回收池,六是運行成本和能耗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或改善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節水型超/微濾凈化水裝置,在保證產水水質的前提下,既提高效率,又提高了膜系統的水回收利用率,減少廢水的排放量,節約大量的水資源,同時最大程度的降低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減少能耗。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節水型超/微濾凈化水裝置主要包括:
(1)給水泵
(2)超/微濾膜過濾裝置;
(3)濃水和反洗水回收池,池中包括平板膜元件、曝氣裝置、顆粒活性炭
(4)曝氣風機
(5)抽水泵
(6)凈水池
水的凈化過程:原水經過給水泵加壓后進入超/微濾膜過濾裝置,經超/微濾膜凈化的水進入凈水池;
超/微濾膜的濃縮水和反沖洗水回收過程:超/微濾膜的濃縮水和反洗水進入濃水和反洗水回收池,在回收池中設有平板膜元件,經平板膜過濾后回收的凈水利用抽水泵抽吸到凈水池,回收池中還設有曝氣裝置和顆?;钚蕴浚ㄟ^空氣和活性炭的機械擦洗,減少平板膜的污染;曝氣風機將空氣通過曝氣裝置形成小的空氣氣泡進入回收池。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解決了常規超/微濾膜凈化水裝置浪費濃縮水和反洗水的弊端,同時克服了傳統方法回收處理超/微濾膜濃縮水和反洗水回收效率低、具有一定回收風險、投資和運行成本高、增加新的化學污染等問題,該回收裝置具有投資和運行成本低、操作條件靈活、回收效率高、出水水質好、自控程度高、可長期低成本連續運行等優點。采用本裝置凈水的同時又節水,出水水質滿足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要求,可直接進入凈水池經消毒后外輸供水管網,另外通過該裝置對膜反洗水進行回收利用,極大提高了膜系統的水回收率,減少了廢水的排放量,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節水型超/微濾凈化水裝置的整體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敘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泰興達高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科泰興達高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52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