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計費方法、認證方法、計費設備和認證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55094.3 | 申請日: | 2012-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27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亞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26 | 分類號: | H04W4/26;H04W12/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計費 方法 認證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實時計費技術,尤其涉及計費方法、認證方法、計費設備和認證設備。
背景技術
實時計費技術的發展為運營商進一步細分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例如,借助實時計費技術,運營商可制定對應不同時長的多種包月套餐,以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需要。又例如,運營商可根據網絡使用狀況將每天劃分為多個不同的時段,并為不同時段設置不同的計費費率。例如,在網絡繁忙的時段(如每日20點至23點之間)設置較高的費率;在網絡空閑的時段(如每日6點至8點之間)設置較低的費率,甚至免費。
然而,現有實時計費技術的計費消息上報機制尚不夠完善,因此在一些情況下,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例如,在面對運營商日漸復雜的計費策略時,現有實時計費技術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用戶賬戶透支,因此有可能給運營商帶來損失。下面就結合圖1對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進行說明。
圖1是現有實時計費方法100的信令圖。在圖1所示的場景中,18點為費率切換點,即在18點時將發生費率切換,其中,切換前的費率為0元/M,即切換前免費;切換后的費率為1元/M。在17點51分,用戶向接入設備發出登錄請求,此時用戶的賬戶余額為10元。
步驟102,接入設備響應用戶的登錄請求,向認證設備發出接入請求(Access?Request),以便為用戶請求授權業務量。
步驟104,認證設備向計費設備發出初始信用控制請求(Credit?ControlRequest{Initial},CCR{Init}),其中,該初始信用控制請求中攜帶請求的業務量(Requested?Service?Unit,RSU)100M。
隨后,計費設備根據用戶的當前賬戶余額和當前費率確定當前可用業務量。由于用戶的當前賬戶余額為10元,根據當前費率0元/M,確定當前可用業務量為無窮大,即用戶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直到免費時段結束。
步驟106,計費設備向認證設備發出初始信用控制應答(Credit?Control?Answer{Initial},CCA{Init})。由于確定的當前可用業務量為無窮大,大于請求的業務量100M,因此按照現有實時計費技術規范,CCA{Init}中攜帶的授權業務量(Granted?Service?Unit,GSU)即為該請求的業務量100M。
步驟108,認證設備判定CCA{Init}中攜帶的授權業務量100M即為請求的業務量100M,因此將這100M業務量全部授權給用戶。具體來說,認證設備向接入設備發出接入應答(Access?Response),其中攜帶參數VT=90M,VQ=100M,VT為業務量閾值(Volume?Threshold),VQ為業務量配額(Volume?Quota)。VQ=100M表明授權業務量為100M,VT=90M表明接入設備需要在監測到用戶的業務使用量到達90M時重新為用戶請求授權業務量。
此外,接入應答中還包含費率切換間隔(Tarrif?Switch?Interval,TSI),用于指示當前時刻距離費率切換點之間的時間間隔,以提示接入設備將費率切換點前后的業務使用量分開上報。TSI=540s表示當前時刻距離費率切換點540秒。
步驟110,當用戶的業務使用量到達90M時,接入設備向認證設備發出在線接入請求(Online?Access?Request),其中攜帶的業務使用量為90M(該業務使用量同樣通過VQ這一參數攜帶),并指示在這90M的業務使用量中,在費率切換點18點之后發生的業務使用量為40M,即VUATS(費率切換后發生的業務量,Volume?Used?After?Tariff?Switch)為40M。
步驟112,認證設備通過更新信用控制請求CCR{Update}將上述業務使用量通知計費設備,其中,上述業務使用量通過USU(業務使用量,UsedService?Unit)來攜帶。由于發生費率切換,因此依照現有實時計費相關技術規范,將同時上報兩個USU,其中USU(TCU=2)表示上一計費周期總共發生的業務使用量,即90M;USU(TCU=1)表示上一計費周期中費率切換后的業務使用量,即40M,其中TCU為費率切換使用量標示(Tariff?Change?Usag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509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業信息走廊的無線通信方式
- 下一篇:即時通訊中匯集目標信息的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