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黃姑魚物種特異性標記引物及黃姑魚成分的分子溯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4388.4 | 申請日: | 2012-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86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趙勇;趙文秀;潘迎捷;王錫昌;汪之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吳瑾瑜 |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姑魚 物種 特異性 標記 引物 成分 分子 溯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子生物學和食品安全領域,公開了一種食品中黃姑魚成分的溯源方法,及黃姑魚物種特異性標記引物序列。?
背景技術
食品溯源制度,也叫可追蹤系統,是食品安全管理一項重要手段,最初由歐盟為應對“瘋牛病”問題于1997年開始逐步建立。在漁業方面的溯源主要有:魚種鑒定溯源、地域溯源、生產方式溯源(野生或養殖,有機生產或集約化生產)、加工方式溯源(烘焙、油炸、輻照)等方面,因此食品鑒偽作為食品溯源的一個內容,通過對食品成分的鑒定,以及對食品標簽的核實,進而可以有效預防食品造假,從真正意義上保障消費者權益。當發生食物中毒或者過敏時,對嘔吐物等殘渣進行快速成分檢測,便于物種鑒定溯源,以及時確定是哪種食物出現問題。?
魚糜制品營養價值高,攜帶食用方便,原料來源豐富,不受魚種、大小的限制,可以將商品價值低但營養價值高的魚類資源,充分合理地利用。近十年來,我國冷凍魚糜、魚糜制品的生產及其出口量逐年增加,已成為重要的水產加工品種之一,2008年全國魚糜制品產量有819122t。但是,在魚糜加工中,物種的原始可識別形態特征消失,這使得物種的鑒別變得相對困難。生產商常常是采用一些與原材料成分相似的成分進行替代,比如以低價魚產品代替高附加值產品出售,一方面大大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不正當的商業競爭。為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制定了標簽法,規定在海洋食品標簽中明確海洋食品的種類和來源。由于食物產品標簽容易丟失、記錄出差、標記圖案模糊不清以及標簽容易人為改換等方面的缺點,使得標簽上?的欺詐性錯誤描述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迫切需要一些靈敏的和可靠的檢測方法來鑒定加工海洋食品的物種來源。?
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因其易分型、重復性好、檢測手段簡單快捷、成本低廉等成為目前國際上被公認為的最具發展潛力和應用價值的快速溯源技術,其中物種的特異性鑒定PCR對樣品的需要量很少,靈敏度高、結果可靠、操作簡便,對特定物種的檢測效果良好,已被廣泛應用于豬、牛、鴕鳥、雞等的畜禽類的物種鑒定。但是目前利用物種特異性分子標記對魚糜制品等海洋深加工食品,以及對嘔吐物進行全程監測鑒定以達到對原料魚追溯的研究尚未見報道。?
本研究采用普通PCR方法,用一對黃姑魚的特異性引物對加工過程以及食用過程中的黃姑魚成分進行鑒定。該方法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為質檢部門和檢驗檢疫部門提供技術支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黃姑魚的分子溯源和鑒定方法。?
本發明還提供了黃姑魚物種特異性標記引物,用于鑒定和溯源黃姑魚的成分。?
這種黃姑魚物種特異性標記引物,DNA序列如SEQ?ID?No.1和SEQ?ID?No.2所示;即:?
上游引物序列為:5′-aacctcacccttccttgtcct-3′;?
下游引物序列為:5′-atcctccttcaggcgtgtttcaa-3′。?
采用該引物,可對黃姑魚成分進行溯源鑒定,包括以下步驟:?
(1)取樣品,提取基因組DNA,得到模板DNA;?
(2)采用上述黃姑魚物種特異性標記引物,PCR擴增模板DNA,擴增產物為193bp?DNA片段的,鑒定結果為:樣品中含有黃姑魚成分。PCR擴增產物可用凝膠電泳來檢測。?
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的PCR擴增條件為:93~95℃預變性3.5~5min;32~36個循環:91~95℃變性28~32s,55~57℃退火42~50s,70~73℃延伸56~65s;然后再70~73℃延伸9~12min。?
更優選的PCR擴增條件為:94℃預變性4min;35個循環:94℃變性30s,56℃退火45s,72℃延伸1min;然后再72℃延伸10min。?
本發明所涉及黃姑魚的物種特異性標記引物和分子溯源方法,能對黃姑魚從原料到制品進行成分的鑒定和溯源;甚至可以對嘔吐物以及從消費者消化器官中采集的殘渣中DNA進行快速檢測;鑒定方法簡便、快速、準確。本發明可用作水產品中黃姑魚成分的鑒定及溯源,以便在食品安全事件中果斷采取措施,盡可能縮小召回范圍,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和經濟損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洋大學,未經上海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438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