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魚鉤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4027.X | 申請日: | 2012-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36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國強 |
| 主分類號: | A01K83/00 | 分類號: | A01K8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0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魚鉤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魚鉤,更具體地說,涉及到一種釣魚用的朝天空鉤假餌抽抖魚鉤。
背景技術
現有的魚用的魚鉤僅僅是一個簡單彎曲的鉤,它與尼龍做成的魚線連接在一起。由于其重量較輕,因此往往要將一個小的鉛墜固定在該魚線的下面,以使魚鉤能相對迅速而穩定地墜入水面下。但是,這種魚鉤的尖端部分的朝向不確定,往往朝向下,不利于魚來上鉤。
并且目前常用的各種魚鉤均為單鉤,在釣魚時由于鉤尖僅扎鉤于魚嘴的一點,穩固性差,易拉破魚嘴造成脫鉤;另外魚的上鉤率也較差。此外,這種魚鉤的鉤尖離魚線較遠,魚鉤和魚線常常打折,有時甚至纏繞在一起,因此當魚上鉤后,魚線往往不能發揮出最大的有效拉力。
即使現有的雙鉤尖魚鉤,但是其沒有包括本申請中的墜部,并且它的系魚線端重量比雙鉤輕,當魚鉤抽抖,魚鉤在水底運動時,這種魚鉤不會貼著水底行走,也不會旋轉,并且其中的雙鉤之間的角度很小,不利于魚上鉤,另外它也沒有較大面積涂抹顏色,沒有假餌,不能吸引魚游向魚鉤,從而魚的上鉤率也不高。
此外,現有的魚鉤一般都需要用到魚餌,也都沒有考慮到魚喜歡閃閃亮光的特性,所有魚鉤都沒有發亮的顏色,這種單色調的魚鉤對魚不會產生吸引力。這也使得魚的上鉤率有限。
另外,現有魚鉤的用于系魚線的接線頭都是與鉤部一體延伸的,這種結構的缺點在于系在接線頭上的魚線會與垂釣的河底發生摩擦,使得魚線的使用壽命縮短,魚線容易斷裂。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魚鉤的缺陷,設計一種將魚鉤與鉛墜結合在一起,并且魚鉤包括兩只朝上的彎鉤尖,該兩只彎鉤尖之間成一定夾角,墜部為銀白色,鉤部為金黃色,并且墜部的下部為平面形,使魚鉤的兩只彎鉤尖部分永遠朝上的朝天假餌魚鉤。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說的魚鉤包括墜部和鉤部,所述墜部一端具有接線頭,并且所述墜部的另一端與所述鉤部固接在一起,所述墜部的下部為平面形,所述鉤部由成夾角且鉤尖朝上的兩只彎鉤尖組成,所述墜部的下部與所述兩只彎鉤尖的下部在與水底接觸時同一平面內形成三點支撐結構。
所述兩只彎鉤尖在水平面上之間的夾角范圍在30°-70°之間。所述墜部的表面顏色為銀白色,所述鉤部的表面顏色為金黃色。所述接線頭朝向與所述墜部的底部平面向上彎折,也可以彎曲成與墜部的底面垂直向上。由于墜部與鉤部的合理的連接,以及墜部的平面形下部,當魚鉤沉到水底時,該魚鉤的尖端部分總是朝上放置,有利于魚來上鉤和提高釣魚率。并且因為鉤部的兩個彎鉤尖之間成一定夾角,兩只彎鉤尖的下部會與墜部的下部平面形成三角形,當垂釣者抽抖魚竿時,該魚鉤會沿著水底360度旋轉貼著水底行走,所以無論魚從哪個方向咬過來,都極易將魚鉤住,從而提高了釣魚率。
此外,因為該魚鉤的墜部為銀白色,鉤部為金黃色,在光線作用下會有反射的亮光,當垂釣者不斷抽斗釣竿時,會使得魚鉤在水底貼著水底面行走、抖動,因此在水底魚鉤處會有亮光閃動,而又根據魚的習性,亮光閃動會吸引魚游動到魚鉤附近,所以本發明無需使用魚餌,就能大大提高了釣魚率。
另一方面,由于接線頭朝向與墜部的下部平面向上彎折,使得魚鉤在水底滑動時魚線不會與水底物產生摩擦,從而魚線不會產生磨損,提高了魚線的使用壽命,使得魚線經久耐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實現了在水底扎鉤穩定,使得魚鉤部的雙彎鉤尖朝向上,并且提供了亮色作為吸引魚的假餌,進一步提高了魚的上鉤率,本發明結構簡單,易于制作,節省了人工、材料成本,也無需魚餌,這種魚鉤的上述結構與特征結合在一起,從而大大提高了魚的上鉤率。
下面通過實施例來更詳細說明本發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所述魚鉤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魚鉤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和2以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國強,未經王國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402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薄荷茶酸奶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互動教學的舉手功能實現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