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原子灰封閉槽孔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3218.4 | 申請日: | 2012-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56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立忠;蔣海英;陳德智;鄭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安費諾永億通訊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5/06 | 分類號: | H05K5/06;C09D5/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原子灰 封閉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原子灰封閉槽孔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移動終端產品的殼體1上,經常由于生產工藝的限制或者設計要求,必須在殼體1上留有一些通孔2或槽,如圖1所示。由于通孔或槽的存在,使得移動終端產品的防塵、防水性能明顯變差,并且影響了產品的外觀,特別是對于一些需要密封的元件,例如喇叭后腔,攝像模組等,通孔或槽的存在顯然會對其性能造成影響。因此,人們采取一些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常用的是使用膠水來進行封孔或槽,其過程為:
1、先在通孔或槽內點膠并固化,外觀面上會有殘留或多余的膠水凸出于殼體;
2、在外表面打磨掉凸出或者多余的膠水并進行拋光,使填充的膠水與殼體平齊,即可完成封孔過程。
但是,現有的使用膠水來進行封孔或槽的方法存在以下缺陷:膠水在固化時收縮率較大,會產生氣孔,且成本較高,且殘留的膠水非常不便于打磨和拋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原子灰封閉槽孔的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采用膠水封孔時膠水在固化中收縮率較大,會產生氣孔,且成本較高的技術性問題。
本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基于原子灰封閉槽孔的方法,用于封閉移動終端產品或多媒體設備的殼體上的凹槽或通孔,包括以下步驟:
(1)將原子灰注入移動終端產品或多媒體設備的殼體的凹槽或通孔中;
(2)對原子灰進行固化。
進一步地,所述原子灰包括不飽和聚酯樹脂和添加材料,所述添加材料包括苯乙烯單體、碳酸鈣、非石棉類滑石粉、硫酸鋇、二氧化鈦、氧化鐵顏料、氣相二氧化硅的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對原子灰進行固化的方式包括自然固化、高溫固化、紫外線固化或吸濕固化。
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1)之前,可在原子灰中混合添加劑。
進一步地,所述添加劑包括固化劑。
進一步地,所述固化劑包括過氧化二苯甲酰。
進一步地,所述添加劑包括稀釋劑。
進一步地,所述添加劑包括雙組分膠水、紫外固化膠水、熱固化膠水或吸濕固化膠水的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還進一步包括:若固化后原子灰凸出殼體,則對凸出的部分進行打磨,拋光,使注入凹槽或通孔的原子灰與殼體表面平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中所述的原子灰成本非常低,它在固化時收縮率很小,可以有效的避免產生氣孔的缺陷,并且它與殼體的結合強度非常好,連接可靠穩定;?
2、本發明中所述的原子灰在固化后,非常容易通過打磨或拋光工藝去除多余或殘留在殼體表面的原子灰,生產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外觀不良率得到了很大改善。
附圖說明
圖1為移動終端產品或多媒體設備的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將原子灰注入殼體上的凹槽或通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將凸出殼體的原子灰打磨,拋光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僅用于舉例說明,并非用來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本發明的基于原子灰封閉槽孔的方法,用于封閉移動終端產品或多媒體設備的殼體上的凹槽或通孔,包括以下步驟:
將原子灰注入移動終端產品或多媒體設備的殼體的凹槽或通孔中,采用自然固化、高溫固化、紫外線固化或吸濕固化的方式進行固化,固化后若有部分原子灰凸出殼體,如圖2所示,則對固化后凸出殼體的部分進行打磨,然后拋光,使填入凹槽或通孔的部分與殼體表面平齊,如圖3所示。
?其中,原子灰包括不飽和聚酯樹脂和添加材料,添加材料包括苯乙烯單體、碳酸鈣、非石棉類滑石粉、硫酸鋇、二氧化鈦、氧化鐵顏料、氣相二氧化硅的其中之一或其組合。還可在原子灰中添加稀釋劑,以改善原子灰的混合均勻度。
實施例2
本發明的基于原子灰封閉槽孔的方法,用于封閉移動終端產品或多媒體設備的殼體上的凹槽或通孔,包括以下步驟:
(1)將原子灰與適量膠水混合形成混合物,將混合物注入移動終端產品或多媒體設備的殼體的凹槽或通孔中,采用自然固化、高溫固化、紫外線固化或吸濕固化的方式進行固化,固化后的混合物3若有部分凸出殼體,如圖2所示,則對固化后凸出殼體的部分進行打磨,然后拋光,使填入凹槽或通孔的部分與殼體表面平齊,如圖3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安費諾永億通訊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安費諾永億通訊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321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