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精梳棉與竹纖維混紡紗線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2370.0 | 申請日: | 2012-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05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蔣躍東;王躍明;曹德進;金愛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泰達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2G3/04 | 分類號: | D02G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精梳棉 竹纖維 混紡 紗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領域,特別是一種精梳棉、竹纖維的混紡紗線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棉型織物是指以棉紗或棉與棉型化纖混紡紗線織成的織品。它具有吸濕性強、縮水率大,耐堿不耐酸,耐光性、耐熱性一般的特征,尤其微生物對棉織物有破壞作用,表現在不耐霉菌。純棉織物與肌膚接觸無任何刺激,無負作用,衛生性能良好。但是由于耕地的減少,使種植棉花的土地也在不斷減少,同時棉花的生長季節性、地域性等條件的制約,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
竹纖維是本世紀初興起的一種天然纖維,其生產原料為竹材,具有優良的吸濕性、透氣性、染色性、手感柔軟等特點,但是最大的特點是單纖斷裂強度較低,比其他纖維低很多,給紡紗和織造過程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棉纖維、竹纖維的上述缺陷,同時增加紗線及其制品的柔軟手感及毛型感的一種精梳棉與竹纖維混紡紗線。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
精梳棉與竹纖維混紡紗線,采用精梳棉與竹纖維混紡制成,其中精梳棉重量比占30~40%、竹纖維重量比占60~70%;所述竹纖維為棉型或毛型,規格(1.11~2.22)dtexX38~51mm。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竹纖維、棉按各自的紡紗工藝流程進行加工分別制成纖維條,再于專門的并條機上混合后經過粗紗、細紗最終編制成紗。
作為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精梳棉條的加工流程為:清花→梳棉→精梳→頭并→二并→精梳棉條,竹纖維條的加工流程為:清花→梳棉→頭并→二并→普梳棉條。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細度較小,品質較好,吸濕性、染色性好,透氣性強,手感柔軟,同時具有優良的抗菌抑菌作用。
2.????由于精梳棉纖維長度及整齊性好,解決了純紡竹纖維可紡性差的毛病。
3.????可廣泛地應用竹資源,減少耕地的占用,緩解植物纖維原料與日俱增的供需矛盾,節約可耕地資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將規格2dtexX51mm的竹纖維與棉按各自的紡紗工藝流程進行加工分別制成纖維條,其中精梳棉條的加工流程為:清花→梳棉→精梳→頭并→二并→精梳棉條,竹纖維條的加工流程為:清花→梳棉→頭并→二并→普梳棉條,將所述精梳棉條和竹纖維條于專門的并條機上混合后經過粗紗、細紗最終編制成本發明所述精梳棉與竹纖維混紡紗線。精、竹纖維的混紡比例為35:65。
本發明綜合了精梳棉、竹纖維的特點,不僅具有紗線細度較小,品質穩定,吸濕性、染色性好,透氣性強,手感柔軟,同時具有優良的抗菌抑菌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泰達紡織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泰達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237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