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有脲類成核劑的聚乳酸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1732.4 | 申請日: | 2012-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4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林波;徐昱韜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67/04 | 分類號: | C08L67/04;C08L71/08;C08K5/21;C08K5/11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有 成核 乳酸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含有脲類成核劑的聚乳酸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聚乳酸、聚乳酸質量的0.1~5%的脲類成核劑組成,或者由聚乳酸、聚乳酸質量的0.1~5%的脲類成核劑和聚乳酸質量的5~20%的增塑劑組成,脲類成核劑含有一個或兩個脲鍵且分子結構通式為:
其中,R1為二異氰酸酯殘基,選自
R′1為單異氰酸酯殘基,選自為H3C-----、C2H5-----、
R2、R3為H原子、碳原子數為1~10的直鏈或支鏈烷基、苯基、取代苯基、n=1~6,及其苯環上有取代基的衍生物、或雜環及在雜環上有取代基的衍生物;
R4、R5為碳原子數為1~10的直鏈或支鏈烷基、苯基、取代苯基、n=1~6,及其苯環上有取代基的衍生物、或雜環及在雜環上有取代基的衍生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脲類成核劑的聚乳酸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乳酸為聚(L-乳酸)、聚(D-乳酸)、L-乳酸酯結構單元摩爾含量高于75%的L-乳酸共聚物或D-乳酸酯結構單元摩爾含量高于75%的D-乳酸共聚物。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脲類成核劑的聚乳酸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劑為檸檬酸三丁酯、乙酰檸檬酸三丁酯、聚乙二醇或其混合物。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脲類成核劑的聚乳酸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乳酸酯結構單元摩爾含量高于75%的L-乳酸共聚物為L-乳酸酯結構單元摩爾含量高于75%的L-乳酸與乙醇酸的共聚物、L-丙交酯與乙交酯的共聚物或L-丙交酯與己內酯的共聚物;所述的D-乳酸酯結構單元摩爾含量高于75%的D-乳酸共聚物為D-乳酸與乙醇酸的共聚物、D-丙交酯與乙交酯的共聚物或D-丙交酯與己內酯的共聚物。
5.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含有脲類成核劑的聚乳酸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驟如下:
1)將胺和異氰酸酯在溶劑A中在10-40℃下反應0.5-3小時,異氰酸酯與胺的摩爾比為0.4-1.5;反應結束后,將反應產物過濾,并依次用溶劑B、溶劑C洗滌,將濾渣在60-80℃下真空烘8-48小時,得粉末狀脲類成核劑;其中,溶劑A為N,N-二甲基乙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溶劑用量為異氰酸酯體積的3.5-6倍;溶劑B為氯仿、正己烷、四氯化碳、苯或甲苯,溶劑用量為溶劑A的5-10倍;溶劑C為水、甲醇、乙醇、丙醇或異丙醇,溶劑用量為溶劑A的5-10倍;
2)先將聚乳酸和聚乳酸質量的0.1~5%的脲類成核劑,或將聚乳酸、聚乳酸質量的0.1~5%的脲類成核劑和聚乳酸質量的5~20%的增塑劑機械混合,然后在螺桿擠出機或密煉儀中在180-205℃下進行熔融共混,共混時間2-4min,制得含有脲類成核劑的聚乳酸組合物。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含有脲類成核劑的聚乳酸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胺為R2、R3、R4、R5所對應的胺類及其N-取代衍生物。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含有脲類成核劑的聚乳酸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異氰酸酯為R1所對應的二異氰酸酯或R1所對應的單異氰酸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173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