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51727.3 | 申請日: | 2012-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43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黃筱調;張金;洪榮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工大數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F5/20 | 分類號: | B23F5/20;B23F2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 |
| 地址: | 210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銑刀 加工 精度 進給 包絡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屬于機械加工精度檢測領域。
背景技術
錯齒銑刀盤是加工大模數齒輪的成形刀具,通過旋轉運動和齒向進給運動,包絡加工齒輪,高效的去除毛坯材料,完成齒輪齒槽部分的粗銑加工或者半精銑加工,所留有的余量再通過磨齒等后道工序實現齒輪的精加工,成為解決了大型齒輪齒加工瓶頸約束的有效方案,滿足國內外風力發電、工程機械、礦山機械、冶金機械、港口機械等行業的需求。錯齒銑刀盤銑齒工藝具有多刃斷續切削和變切屑厚度等特點,屬于典型的非自由強力切削,基于該工藝系統的靜態特性和動態特性,通過齒向精度和齒形精度等綜合評價加工精度。第一,靜態特性方面可通過提高機床運動精度、刀具的制造精度等手段,進而提高加工精度。第二,動態特性與機床本身結構剛性、刀具安裝、工件形狀、夾具形式、導軌結合面以及切削力等因素相關,同時由于錯齒銑刀盤上刀片的不對稱安裝特性,切入、切中、切出三個階段工況的差異,動態特性也明顯不一致,加工精度變得錯綜復雜。為了確定加工精度,可應用三坐標或者齒輪檢測儀進行評價,而對于大型齒輪而言,相應的檢測裝備比較龐大,非常昂貴,一般企業沒有能力配置。同時銑齒工藝一般屬于前處理工序,不需要在這些精密設備上進行檢測。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有效的檢測方法對該種工藝進行評價,以便后道工序的進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首先基于錯齒銑刀盤銑齒工藝形成的切屑拓撲結構,進而求得三向動態切削力,作為切削過程中所表征出來的關鍵物理量,間接反應了機床的動態特性,進而提出影響加工精度的主要差異化因素,其次在保持錯齒銑刀盤不更換的情況下,確定錯齒銑刀盤與加工后工件齒面接觸的位置,再次,在切削深度方向上逐次微進給Δ,采用與原加工運動方式進行包絡,應用表格紙進行精度檢測,最后獲得全程加工范圍內的銑齒加工精度。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錯齒銑刀盤加工精度的微進給包絡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設置錯齒銑刀盤(1)和齒輪(2),其中錯齒銑刀盤(1)上刀片為錯齒布置;設定坐標軸X、Y和Z向分別為齒輪(2)的徑向、軸向和切向;
2)設置切削深度為X向錯齒銑刀盤(1)與齒輪(2)的接觸長度;
3)設定錯齒銑刀盤(1)旋轉運動速率為w并在齒向方向上設定錯齒銑刀盤(1)的進給運動速率為v,進行齒形包絡加工;
4)獲得切屑拓撲結構;
5)在保持錯齒銑刀盤(1)不更換的情況下,確定錯齒銑刀盤(1)與加工后齒輪(2)齒面接觸的位置;
6)在切削深度方向上逐次微進給,微進給距離為Δ,采用與原加工運動方式進行包絡,應用表格紙將接觸與不接觸區分開進而進行精度檢測;最后獲得全程加工范圍內的銑齒加工精度,在表格紙中齒向與齒形位置一致的表格中,可獲得該區域的加工精度。
步驟5)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銑齒工藝的運動方式,切屑拓撲結構由銑齒工藝已成形切屑表面(3)和銑齒工藝當前成形切屑表面(4)組成;
采用指數經驗模型Ft=Kt·ha·l求出切向力,式中Kt、a為系數,h為切屑厚度,l為切屑長度,由切屑拓撲結構的銑齒工藝已成形切屑表面(3)可知,不同時刻、不同位置h和l均變化,將切屑拓撲結構進行離散,獲得每一段切削力,進而積分獲得瞬時切向力式中ld、lu分別為積分的上限和下限。瞬時徑向力Fr與瞬時軸向力Fa是切向力的指數倍。結合錯齒銑刀盤上刀片的分布情況,將Ft、Fr、Fa投影到坐標軸X、Y和Z上,獲得銑齒工藝三向典型載荷:X向載荷、Y向載荷呈現倒梯形形式,而Z向載荷在一個區間內呈現正負變化,為典型的交變載荷;根據切削的位置情況,確定切入、切中、切出三個階段的分界線。
步驟6)包括以下步驟:
a)銑齒工藝結束后,退刀并記錄該位置為0,在齒面均勻涂有著色劑(21);
在X向,將錯齒銑刀盤(1)退出已加工齒槽距離L,設已加工齒槽距離L為0.20mm,初始化微進給距離Δ=0.01mm,設置計數器i=0;
b)在上述步驟a位置,將錯齒銑刀盤(1)在切削深度方向進行微進給,微進給距離為Δ,計數器i增加1,重復銑齒工藝時的包絡運動一次,檢測錯齒銑刀盤包絡面與齒形表面的接觸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工大數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工大數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17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消除可調槳裝置的槳轂、槳葉磨損的機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輥矯直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