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重復脈沖型神經磁刺激發射源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1593.5 | 申請日: | 2012-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02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獻;楊慶新;李勁松;高圣偉;金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N2/04 | 分類號: | A61N2/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16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重復 脈沖 神經 刺激 發射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重復脈沖型神經磁刺激發射源的設計,屬于臨床生理檢測及治療技術范疇,是一種結構簡單,控制簡便、靈活,低成本,智能化,不易受干擾的多種脈沖模式重復出現的神經磁刺激發射源。特別涉及一種利用脈沖磁場作用于神經系統,神經細胞的膜電位,使之影響腦內代謝和神經電活動,從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反應,本裝置為該技術的實施提供一種新型功率源。
背景技術
磁刺激技術是一種無創綠色治療方法,信號可以無衰減地透過骨骼而刺激到神經,外周神經在受到刺激后出現相應的生理反應以達到治療目的。根據刺激脈沖不同,可將其分為三種模式,即:單脈沖、雙脈沖以及重復性脈沖。但是發出脈沖的頻率、幅度及持續時間等不易控制,給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如何持續、重復且可控的為磁刺激技術提供穩定功率源成為該領域一個重要課題。
本發明主要針對臨床上常用的神經磁刺激器所發出的脈沖頻率、幅值或持續時間的不易控制的缺點,給出了一種可發出重復、持續且可控脈沖的磁刺激功率源,具有可持續工作、操作靈活、結構輕便的特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功率電容矩陣脈沖發生的基礎上,通過單片機實現脈沖模式的智能控制與調節,從而為生物體神經磁刺激提供功率源。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重復脈沖型神經磁刺激發射源,包括有220V工頻電源(1);智能通斷開關(2);一次整流電路(3);蓄電池(4);功率控制器(5);控制電路(6);觸發電路(7);脈沖發生電路(8)和磁刺激終端(9)。其中控制電路(6)由感應天線(61)、單片機(62)與控制輸出電路(63)組成。
所述的一次整流電路(3)通過220V工頻電源(1)進行供電,將工頻交流電整流為直流后向控制電路(6)進行饋電。
所述的智能通斷開關(2)由功率控制器(5)通過不同檔位功率繼電器進行控制與切換,實現不同功率的輸出。
所述的蓄電池(4)負責在220V工頻電源(1)停止工作時臨時提供電能。
所述的控制電路(6)包括有接收脈沖發生電路(8)所發出的電磁波信號的感應天線(61),與感應天線(61)相連的單片機(62),以及與單片機(62)相連的控制輸出電路(63);所述的控制輸出電路(63)是由激光二極管D和光敏三極管Q組成,光敏三極管Q接收激光二極管D的激光信號,并通過集電極與觸發電路(7)相連向其輸出控制信號(C),光敏三極管Q的發射極接地。
所述的觸發電路(7)包括有繼電器KM1、大功率晶體管Q1和行輸出變壓器T,其中,繼電器KM1線圈一端連接控制電路(6)中光敏三極管Q的集電極,接收控制信號(C),另一端連接24V電源;大功率晶體管Q1的發射極接地,集電極連接行輸出變壓器T輸入端的7腳,基極通過電阻R1連接行輸出變壓器T輸入端5腳;行輸出變壓器T?8腳為輸出端,通過高壓硅堆連接脈沖發生電路(8)。
所述的脈沖發生電路(8)是采用MARX發生器,由多電容C并聯,在每兩個電容C尾首間通過放電球隙(g)相連;所述的脈沖發生電路(8)的輸入端連接觸發電路(6)的輸出端(HV),輸出端接在磁刺激終端(9)上,對相關部位進行磁刺激。
本發明的重復脈沖型神經磁刺激發射源,通過單片機、傳感器和執行機構,在一定范圍內檢測并控制脈沖的次數,滿足實際使用中的需要。實現了單片機在強電磁脈沖的影響下對電路進行控制,具有放電脈沖的重復、持續和可控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原理圖;
圖2是信號電路觸發的原理圖;
圖3是持續重復大功率脈沖發生電路的原理圖;
圖4是激光控制信號電路的原理圖;
圖5是重復型磁刺激脈沖作用的原理圖。
其中:
(1):220V工頻電源;(2):智能通斷開關;(3):一次整流電路;(4):蓄電池;(5):功率控制器;(6):控制電路;(61):感應天線;(62):單片機;(63):控制輸出電路;(7):觸發電路;(8):脈沖發生電路;(9):磁刺激終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重復脈沖型神經磁刺激發射源做出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工業大學,未經天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159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