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精制棉及其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0616.0 | 申請日: | 2012-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52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陶振家;吳保杰;常壽;沈喆;滿珂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雪龍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21H11/12 | 分類號: | D21H11/12;D21C3/02;D21C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長明 |
| 地址: | 234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精制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精制棉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精制棉是以棉短絨為原料,將其進行蒸煮、漂白和干燥等工序操作后得到的產品,其形態仍和棉短絨原料的形態一樣,可直接用于制造具有廣泛用途的纖維素衍生物等,如M類精制棉主要用于生產纖維素醚類產品。精制棉的性能指標主要包括粘度、甲種纖維素含量、水分含量、吸濕度、灰分含量、硫酸不溶物含量和白度等,其品質對于下游產品的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精制棉的生產方法比較簡單,工藝流程較短,主要包括開棉、蒸煮、漂洗和干燥等步驟,如授權公告號為CN101654811B的中國專利文獻將棉短絨進行開棉,以對其疏松除雜,然后經浸堿、蒸煮、漂洗、碾壓、烘干和打包,得到用于制造銅氨絲的精制棉;授權公告號為CN1306112C的中國專利文獻以成熟度≥80%的棉短絨為原料,將其進行分段蒸煮、洗漿、漂白、碾壓脫水和烘干,得到粘度特別低的精制棉;公開號為CN101638810A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高效環保節能生產精制棉的方法,該方法選取成熟度≥75%的棉短絨進行除雜、生物酶解預處理和升溫煮漂后,再按照常規的工藝操作進行漂洗和烘干,得到精制棉,所得精制棉的性能指標如下:聚合度為50~2530,甲種纖維素的含量為97wt%~99wt%,灰分的含量≤0.20%,白度為82%~87%,水分的含量≤10.0wt%,硫酸不溶物的含量≤0.3wt%。
上述生產方法雖然對棉短絨原料進行了開棉、除雜和蒸煮,除去了部分雜質,但是生產得到的精制棉的雜質仍較多,如硫酸不溶物的含量僅在0.3wt%以下,而精制棉中的雜質絕大部分都會進入到纖維素衍生物中,對纖維素衍生物的品質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不利于高檔次纖維素衍生物的生產。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精制棉及其生產方法,本發明提供的生產方法得到的精制棉的雜質較少,利于高檔次纖維素衍生物的生產。
本發明提供一種精制棉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棉短絨原料進行開棉、除雜和蒸煮,得到第一漿料;
將所述第一漿料進行疏解、除砂,得到第二漿料;
將所述第二漿料進行漂白、酸處理和干燥,得到精制棉。
優選的,所述疏解具體為:
將所述第一漿料在疏解設備的作用下進行疏解。
優選的,所述疏解設備包括:
漿池,所述漿池上設置有山型部;
飛刀輥,所述飛刀輥可轉動地架設在所述漿池上方,所述飛刀輥的旋轉軸線平行于所述漿池的上表面;
飛刀片,多個所述飛刀片與所述飛刀輥固定相連;和
底刀片,多個所述底刀片互相平行的設置在所述飛刀輥的下方,所述底刀片與所述漿池固定相連,
所述飛刀片所在的空間平面過所述飛刀輥的旋轉軸線,所述底刀片垂直于其安裝位置處的所述漿池的上表面。
優選的,所述疏解設備的疏解電流為80A~100A。
優選的,所述疏解的時間為60min~70min。
優選的,所述第一漿料的濃度為4wt%~5wt%。
優選的,所述除砂具體為:
將經過所述疏解的第一漿料在除砂器的作用下進行除砂。
優選的,所述除砂器的運行壓力大于0.25MPa。
優選的,所述經過所述疏解的第一漿料的濃度小于0.3wt%。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精制棉,其中,所述精制棉的聚合度≥2500,灰分的含量≤0.06wt%,硫酸不溶物的含量≤0.1wt%,吸濕度≥150g。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首先將棉短絨原料進行開棉、除雜和蒸煮,得到第一漿料,然后將所述第一漿料進行疏解、除砂,得到第二漿料,最后將所述第二漿料進行漂白、酸處理和干燥,得到精制棉。本發明以棉短絨為原料,采用開棉、除雜和蒸煮除去棉短絨原料的部分雜質;通過疏解使漿料中纏繞成團的棉纖維分散、理順,并對棉纖維的初生胞壁進行破壞,在盡量不切斷棉纖維的情況下,使棉籽殼、黃皮與棉纖維團分離后,再利用除砂進一步除去漿料中的雜質,進而提高精制棉的品質;將除砂后的漿料進行漂白、酸處理和干燥,提高其白度,得到精制棉。所得精制棉的聚合度≥2500,灰分的含量≤0.06wt%,硫酸不溶物的含量≤0.1wt%,吸濕度≥150g,其雜質較少、吸濕度較高,利于高檔次纖維素衍生物如食品級、醫藥級和特殊行業用纖維素衍生物產品的生產。
另外,本發明的生產方法降低了對棉短絨原料的品質要求,生產成本較低,適于工業化生產。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雪龍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雪龍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06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焊接過程圖像信息采集及處理系統
- 下一篇:具有雙剪切機構的鋼筋自動彎箍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