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圓柱電池內阻自動測試儀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50425.4 | 申請日: | 2012-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0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天任;劉建波;安邦;何英;錢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27/02 | 分類號: | G01R27/02;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圓柱 電池 內阻 自動 測試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圓柱電池內阻自動測試儀。
背景技術
圓柱鋰離子電池在制造完成后需要測試內阻,現在一般均采用內阻測試儀進行測試,其操作方法為人工單只測量,存在精度不高,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等問題;另外,測試數據無法實時記錄和追溯,設備占地面積大,物料容易堆放錯誤。
中國專利201020649125.4公開了一種電池內阻測試工裝,工裝底板上固定左、右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內側分別固定內阻測試探針,所述定位板外側分別固定電源線探針,檢測電池內阻時,電源線通過電源夾子與電源線探針連接,帶有電池蓋和極組內阻測試夾子的導線兩端分別與內阻測試探針連接。該工裝同樣需要將電池手工安裝在上面,工作效率較低,數據無法記錄和追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圓柱電池內阻自動測試儀,以解決現有測試儀自動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
一種圓柱電池內阻自動測試儀,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上有:
底部帶出料口的進料倉,其倉槽寬度與電池的軸向長度相同;
棘輪,設于進料倉下方且周緣靠近所述出料口,周面上開設有若干個用于盛納電池的取料槽;
帶兩根測試針的測阻儀,兩根測試針設于棘輪的兩側,相互正對地指向棘輪的邊緣區域,并由第一氣缸驅動可相向運動;
驅動棘輪轉動的動力裝置以及控制動力裝置和第一氣缸工作的控制機構。
在棘輪轉動過程中,由于重力作用,電池會自動逐個落入棘輪的取料槽內,在取料過程中,棘輪會停頓一定時間,此時氣缸驅動測試針抵觸棘輪上電池的兩端端部,完成測試后,棘輪繼續轉動,進行下一次取料和測試,該過程由控制機構控制,自動完成。
所述的動力裝置由步進電機以及傳動機構組成,步進電機受所述控制機構控制,傳動機構可以由傳動輪和皮帶組成,采用步進可以保證棘輪每次停頓前轉動相同角度,提高裝置操作準確性。
所述的機架上設有包括滑塊和滑座的滑動機構,所述的第一氣缸固定在滑塊上,滑座上有穿過滑塊且與測試針相互平行的導桿,滑塊背向測試針一側與滑座之間的導桿上穿套有緩沖彈簧,由于測試針和電池之間的間距難以控制,過大則不能達到測試的目的,過小則有可能導致測試時測試針對電池壓力過大,導致儀器損壞,設置緩沖彈簧可以避免該種情況。
優選上述裝置包括掃碼機構,所述的掃碼機構包括正對棘輪周面的掃碼器以及設于棘輪一側且輸出軸具有電磁性能的電機,所述的電機由第二氣缸驅動可朝棘輪移動,輸出軸指向棘輪上掃碼器所正對的區域的邊沿;電池上設有條形碼,設置掃碼器就可以對電池進行識別,從而記錄每個電池的內阻,由于條形碼的位置是隨機的,需要通過電機轉動電池,使掃碼器能夠掃描到條形碼。
所述的棘輪下方設有水平設置的輸料滑道,輸料滑道的出料端向下彎曲后與一收料裝置銜接,輸料滑道水平部分內設有驅動電池行進的傳動帶,實現自動收料。
所述的輸料滑道向下彎曲部分的附近設有兩塊伸入限位槽內用于阻擋電池自然掉落的推塊,兩個推塊處于不同的水平的高度并由第三氣缸驅動,通過該兩個推塊可以實現電池逐個落下,進入收料裝置內。
所述的推塊正對輸料滑道的端面為弧面,便于推塊與輸料滑道配合卡住電池。
所述的收料裝置包括若干并行排列的收料滑道,收料滑道的進料端附近固定有基板,基板上有與其滑動配合且與所述收料滑道銜接的滑臺以及驅動滑臺滑動的驅動機構,滑臺頂面設有與輸料滑道出料端銜接的收料槽,所述的收料槽兩側內壁對稱地設有傾斜的第一滑軌,收料槽的出料端有豎直貫穿滑臺并由第四氣缸驅動可伸縮的檔桿,這樣可以根據需要將不同內阻的電池分到不同的收料滑道內,實現分類。
所述的收料滑道分為兩段,其中靠近滑臺的一段設有沿送料方向設置的驅動帶,端部設有與收料槽銜接配合的接料槽,接料槽兩側設有與第一滑軌銜接的第二滑軌;另一段為向下傾斜設置,驅動帶可以加快收料,另外兩段式設置可以更平穩地將電池裝入包裝盒內。
本發明測試儀自動化程度高、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測試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測試儀棘輪所在局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結構的俯視圖;
圖4為圖3所示結構的正視圖;
圖5為本發明測試儀中輸料滑道出料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測試儀中收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所示收料裝置中滑臺與基板的配合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04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