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基板及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50259.8 | 申請日: | 2012-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63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若鵬;徐冠雄;金曦;王文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12 | 分類號: | H01Q1/12;H01Q1/38;H01Q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創同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49 | 代理人: | 蔡純,高青 |
| 地址: | 518034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天線 | ||
1.一種復合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介質層、第二介質層、第三介質層、多個第一人造微結構與多個第二人造微結構,所述第一介質層包括第一接觸面和第二接觸面,所述第二介質層貼于所述第一接觸面,所述第一人造微結構緊貼所述第一接觸面地嵌入所述第二介質層,所述第二介質層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人造微結構的厚度;所述第三介質層貼于所述第二接觸面,所述第二人造微結構緊貼所述第二接觸面地嵌入所述第三介質層,所述第三介質層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人造微結構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人造微結構與所述第二人造微結構均間隔分布,每個所述第一人造微結構在第二接觸面上對應的位置是空位,并且周圍分布所述第二人造微結構,每個所述第二人造微結構在第一接觸面上對應的位置是空位,并且周圍分布所述第一人造微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造微結構陣列分布在所述第一接觸面;所述第二人造微結構陣列分布在所述第二接觸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造微結構與所述第二人造微結構大小、形狀均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造微結構與所述第二人造微結構為十字形、工字形、相互正交的兩個工字形或其衍生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復合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質層的厚度為所述第一人造微結構的厚度的2~5倍;所述第三介質層的厚度為所述第一人造微結構的厚度的2~5倍。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復合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質層材料為陶瓷或環氧樹脂。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復合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質層、第三介質層為FR-4或F4-B。
8.一種天線,包括復合基板和設置于所述復合基板一表面的一饋電點、與所述饋電點相連接的饋線及一金屬結構;所述饋線與所述金屬結構相互耦合;所述復合基板為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復合基板。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結構是金屬片經鏤刻出槽拓撲結構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025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