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螺旋清掃式種帶清理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49860.5 | 申請日: | 2012-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01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耿端陽;畢志超;杜瑞成;張道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B49/06 | 分類號: | A01B4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博***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旋 清掃 式種帶 清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螺旋清掃式種帶清理裝置,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玉米免耕播種作為提高玉米產量、增加土壤有機質、防止地表水分過度蒸發等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逐漸被越來越多地區所接受,而種帶清理與防擁堵技術作為該項技術的核心環節卻一直難以被完全突破,嚴重限制了該技術的推廣應用。如大多專利采用粉碎還田形式,為播種機作業創造良好的開溝、播種環境,如02114625.X采用滾筒錘爪式裝置完成秸稈的粉碎,該結構雖然可以完成秸稈的粉碎,但是功率消耗大、振動劇烈,且會導致工作環境的惡化;也有采用將秸稈清理出去的種帶清理裝置,如200910073177.3采用旋轉彈齒式種帶清理裝置,隨著傳動軸的轉動,由彈齒將位于播種機前的秸稈撥向開溝器后方,該種帶清理裝置雖然不用粉碎秸稈,但是由于彈齒距離地表2cm,只能對部分、較短的秸稈完成清理,對于濕度較大、秸稈較長、地表復雜的工況則無法保證作業質量,所以其應用受到了很大限制。還有立軸式種帶清理裝置,雖然結構簡單,但是只能適應秸稈覆蓋量較少,秸稈濕度較低時的種帶清理,很難滿足不同地區、不同秸稈長度和濕度時的種帶清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陷,鏟除開溝器前根茬、清除開溝器前端的秸稈、減少動力消耗、避免劇烈振動的種帶清理裝置。其技術方案為:
包括機架、經軸承水平安裝在機架上的螺旋絞龍、固定在螺旋絞龍一端的鏈輪、去茬鏟、秸稈導向槽和側擋板,其特征在于:螺旋絞龍上的螺旋葉片的螺距沿螺旋絞龍的物料走向逐漸增大;側擋板垂直于螺旋絞龍的軸線,安裝在機架上、且靠近螺旋葉片螺距較小的一端;去茬鏟至少有2個,固定在機架上,后端高于螺旋絞龍外徑8~10cm,并從螺旋絞龍的底部繞過、貼近地面水平探向前端,去茬鏟的前端部為開刃斜面,秸稈導向槽沿螺旋絞龍的軸線方向與機架內寬相等,與去茬鏟同弧度并安裝在去茬鏟的內側,且前端與螺旋絞龍外徑在垂直方向平齊,秸稈導向槽后端與去茬鏟的后端齊平,秸稈導向槽與螺旋絞龍的外徑間隙為2~3cm。
所述的螺旋清掃式種帶清理裝置,去茬鏟采用方鋼制成。
其工作原理為:播種機作業時,由拖拉機的動力裝置驅動鏈輪帶動螺旋絞龍旋轉,位于種帶清理裝置前的秸稈被秸稈導向槽鏟起,根茬先被去茬鏟鏟斷,隨后隨秸稈一起送往秸稈導向槽;進入秸稈導向槽的秸稈和根茬在變螺距螺旋葉片的作用下輸送,在螺旋絞龍遠離側擋板的一端成條鋪放,不僅防止了開溝器的擁堵,而且為播種深度的一致性創造了條件。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是:
(1)該種帶清理裝置工作時為靜態工作方式,所以工作阻力較小,沒有振動,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2)由于秸稈導向槽的寬度較大,使得清理種帶寬度大,能為開溝播種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
(3)該種帶清理裝置采用螺旋輸送原理清掃秸稈,所以對長短、潮濕的秸稈有很好的適應性,沒有擁堵問題出現。
(4)該種帶清理裝置使秸稈成條狀鋪放,不會影響播種作物的發芽和生長。
(5)該種帶清理裝置便于跟多種播種機配套,為推廣應用提供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中:1、鏈輪??2、透蓋??3、軸承??4、機架??5、螺旋絞龍??6、螺旋葉片??7、去茬鏟??8、秸稈導向槽??9、側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包括機架4、經軸承3水平安裝在機架4上的螺旋絞龍5、固定在螺旋絞龍5一端的鏈輪1、去茬鏟7、秸稈導向槽8和側擋板9,螺旋絞龍5上的螺旋葉片6的螺距沿螺旋絞龍5的物料走向逐漸增大;側擋板9垂直于螺旋絞龍5的軸線,安裝在機架4上、且靠近螺旋葉片6螺距較小的一端;去茬鏟7有2個,采用方鋼制成,固定在機架4上,后端高于螺旋絞龍5外徑8~10cm,并從螺旋絞龍5的底部繞過、貼近地面水平探向前端,去茬鏟7的前端部為開刃斜面,秸稈導向槽8沿螺旋絞龍5的軸線方向與機架4內寬相等,與去茬鏟7同弧度并安裝在去茬鏟7的內側,且前端與螺旋絞龍5外徑在垂直方向平齊,秸稈導向槽8后端與去茬鏟7的后端齊平,秸稈導向槽8與螺旋絞龍5的外徑間隙為2~3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理工大學,未經山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98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不銹鋼與氧化鋯陶瓷復合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于電網的分時通信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