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態貼壁培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48910.8 | 申請日: | 2012-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98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俊峰;劉天中;陳昱;陳曉琳;張維;彭小偉;程鵬飛;沈樹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M1/16 | 分類號: | C12M1/16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 地址: | 266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明暗 交替 光照 微藻半干 固態 培養 裝置 | ||
1.一種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態貼壁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系統(1)、貼壁培養單元(2)、調速電機(8)、補液管(7)、集液槽(9)及外圍保護罩(14),其中貼壁培養單元(2)安裝在支架系統(1)上、并與安裝在支架系統(1)上的調速電機(8)連接,所述貼壁培養單元(2)的上方設有補液管(9),下方設有安裝在所述支架系統(1)上的集液槽(9),該集液槽(9)內設有液體循環泵(12)、補液裝置(11)及與二氧化碳氣源連通的補碳裝置(10),所述液體循環泵(12)通過管道與補液管(9)連接;所述外圍保護罩(14)安裝在集液槽(9)上、并罩在所述支架系統(1)和貼壁培養單元(2)的外圍,保護罩頂面(18)由透光材料制成。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態貼壁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貼壁培養單元(2)包括柔性材料(3)、支撐軸(4)、齒輪(5)及采收刮刀(6),其中柔性材料(3)由多根支撐軸(4)支撐,每根支撐軸(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支架系統(1)轉動連接,每根支撐軸(4)的兩端均設有齒輪(5),柔性材料(3)位于每根支撐軸(4)上的兩個齒輪(5)之間、并且柔性材料(3)的兩側均布有多個與所述齒輪(5)咬合的孔;其中任意一根支撐軸(4)與所述調速電機(8)連接,所述柔性材料(3)通過調速電機(8)的驅動繞支撐軸(4)轉動;所述柔性材料(3)的表面設有采收刮刀(6)。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態貼壁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3)由四個支撐軸(4)支撐、形成長方體框;其中位于上端的任意一個支撐軸(4)的一端由支架系統(1)穿出、并與調速電機(8)相連,各支撐軸(4)之間通過柔性材料(3)上的孔與所述齒輪(5)嚙合傳動。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態貼壁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刮刀(6)置于柔性材料(3)的表面、并沿所述支撐軸(4)的軸向設置。
5.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態貼壁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貼壁培養單元(2)的高度為0.1~20米,沿支撐軸(4)的軸向長為0.1~100米,照光面的寬度為0.1~100米。
6.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態貼壁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液管(7)沿所述支撐軸(4)的軸向設置,在補液管(9)上均布有多個向柔性材料(3)上滴落微藻液體培養基的孔。
7.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態貼壁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3)為濾紙、濾布、海綿、塑料泡沫或纖維織物材料中的一種或多種或多種材料的組合體。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態貼壁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圍保護罩(14)的下部四周密置網眼(19)、并在內側附著空氣過濾材料(20)。
9.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態貼壁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圍保護罩(14)的一個側面上分別設有換氣扇(15)、控制板面(16)和艙門(17);所述集液槽(9)的底部設有多個萬向輪(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891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還原罐中心管
- 下一篇:一種高分散性氧化鐵黑顆粒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