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層狀錳酸鋰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48827.0 | 申請日: | 2012-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44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范廣新;李會聯;張傳祥;戴樹普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505 | 分類號: | H01M4/505;C01G4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聯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李荷香 |
| 地址: | 45465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電池 正極 材料 層狀 錳酸鋰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層狀錳酸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如下:
第一步、前驅體(Mn1-xMx)2O3的制備:
(1):將可溶性硫酸錳與硫酸鈷、硫酸鎳、硫酸鋁、氯化鉻按金屬原子比Mn/M=(1-x)/x的比例,其中Mn為錳,M為Co、Ni、Al和Cr的一種或幾種,x的范圍是0≤x≤0.15,溶于去離子水中,配成總濃度為1~4mol/L的混合溶液,備用;
(2):以氨水或銨鹽為絡合劑,加入NaOH或KOH配制成摩爾濃度為1~4mol/L的氨堿溶液,備用;?
(3):先將(2)所述的氨堿溶液和去離子水加入反應釜中,調整反應釜中溶液的PH值為9~12,溶液的體積占反應釜體積的1/6~1/5,再將(1)所述的混合溶液和(2)中所述的氨堿溶液均勻加入到(3)所述的反應釜中,控制反應釜內的溫度為40~70?oC,PH值為9~12,并對反應釜內的物料攪拌12~24h,經過共沉淀反應、陳化、離心過濾、烘干后得到Mn1-xMx(OH)2粉末顆粒;
(4):將(3)中獲得的Mn1-xMx(OH)2粉末顆粒在空氣中、300–900℃條件下煅燒2~12h,即得到本發明所需的前驅體(Mn1-xMx)2O3;
第二步、層狀錳酸鋰的制備:
(1):將粉末狀的LiOH·H2O和粉末狀的(Mn1-xMx)2O3按Li和Mn1-xMx的原子比1:1的比例進行混合,備用;
(2):按固、液體積比1:1~3的比例向(1)中所述的混合粉末中加入去離子水,攪拌成粘稠漿狀物,備用;
(3):把(2)中的漿狀物置入一帶有開口的容器內,使漿狀物體積占容器體積的1/20~1/4,并通入體積為容器體積2~8倍的惰性氣體,然后將容器密閉,把密閉容器放入恒溫箱中,在50~200℃的恒溫下反應5~20小時,即得到層狀錳酸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層狀錳酸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前驅體(Mn1-xMx)2O3的制備(1)中x為0≤x≤0.15,當0≤x≤0.05時,制得的層狀錳酸鋰為正交結構,當0.05<x≤0.15時,制得的層狀錳酸鋰為單斜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層狀錳酸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層狀錳酸鋰的制備(3)中所述的惰性氣體為氮氣、氬氣的一種或兩種混合氣體。
4.一種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制得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層狀錳酸鋰,其特征在于:層狀錳酸鋰的通式為:LiMn1-xMxO2,其中M為Ni,Co,Al,Cr的一種或幾種,具有完整的層狀結構,x為0≤x≤0.05時為正交結構,0.05<x≤0.15時為單斜結構,晶粒尺寸在20~500納米范圍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層狀錳酸鋰,其特征在于:0≤x≤0.15,當x為0≤x≤0.05時層狀錳酸鋰為正交結構,0.05<x≤0.15時層狀錳酸鋰為單斜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層狀錳酸鋰,其特征在于:使用時首次放電容量可達230mAh/g以上,容量活化循環次數可減小到2-3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理工大學,未經河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882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