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手持式裝置與手持式裝置的同步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48573.2 | 申請日: | 2012-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81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鞏蓋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艾歐互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 地址: | 美國加州圣安爾***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 裝置 同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手持式裝置與手持式裝置的同步方法,尤其涉及具有相同操作系統(tǒng)的兩個電子裝置之間的同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手持式裝置使用的大幅成長,一個問題因而產生。如何簡化兩個手持式裝置之間的同步程序?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將兩個手持式裝置都連接到同一臺計算機,接著兩個手持式裝置就可以通過計算機與其它必要的硬件或軟件來進行同步。但是這樣的同步機制對于使用者來說是不方便的,特別是在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兩個手持式裝置就無法進行同步。因此,如何對兩個手持式裝置提供簡單的同步方法,讓兩個手持式裝置內的數據可以互相傳輸,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同步方法,適用于一第一手持式裝置與一第二手持式裝置。該方法包括判斷該第一手持式裝置的一第一操作系統(tǒng)是否相同于該第二手持式裝置的一第二操作系統(tǒng);當該第一操作系統(tǒng)相同于該第二操作系統(tǒng)時,該第一手持式裝置執(zhí)行一第一同步程序,用以同步該第一手持式裝置與該第二手持式裝置;于該第一手持式裝置的一第一桌面建立一第一窗口,其中該第一窗口包含了該第二手持式裝置的一第二顯示器目前所顯示的一數據、一文件或一應用程序。
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手持式裝置,包括一檢測裝置、一控制器以及一同步裝置。檢測裝置,用以檢測該手持式裝置是否有連接到一第二手持式裝置,且當檢測該手持式裝置是否有連接到一第二手持式裝置時,該檢測裝置輸出一檢測信號。控制器,接收該檢測信號且判斷該手持式裝置的一第一操作系統(tǒng)是否相同于該第二手持式裝置的一第二操作系統(tǒng)。當該手持式裝置的該第一操作系統(tǒng)相同于該第二手持式裝置的該第二操作系統(tǒng)時,同步裝置用以同步該手持式裝置與該第二手持式裝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兩個手持式裝置間的一同步機制的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兩個手持式裝置之間的一同步方法的流程圖。
圖3為根據本發(fā)明的具有同步機制的一手持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手持裝置的桌面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發(fā)明的兩個電子裝置間的一同步機制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11:第一電子裝置
12:第二電子裝置
13:第一同步裝置
14:第二同步裝置
15:第一窗口
16:第二窗口
31:手持裝置
32:通信裝置
33:檢測裝置
34:同步裝置
35:控制器
36:暫時儲存裝置
37:儲存裝置
41:第一手持裝置
42:顯示器
43:按鈕
44:軟件
45:照片
46:文件夾
51:第一手持裝置
52:第二手持裝置
53:第一同步裝置
54:第二同步裝置
55:第一窗口
56:第二窗口
57:同步中心
572:認證模塊
573:數據交換控制器
574:數據庫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發(fā)明之前述及其它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附圖的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僅是參考附圖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并非用來限制本發(fā)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艾歐互聯有限公司,未經艾歐互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85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利用技術生命周期的階段判斷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回收順酐蒸餾釜殘中順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