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兒童胃炎的藥物組合物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48513.0 | 申請日: | 2011-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62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西英;李冰;葛翠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西英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2 | 分類號: | A61K36/752;A61P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826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兒童 胃炎 藥物 組合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治療兒童胃炎的藥物組合物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胃炎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癥改變。過去人們只是重視胃炎在成人中的發(fā)病,對兒童胃炎認識不足,多認為小兒胃腸癥狀出現(xiàn)多以胃腸功能紊亂、脾胃不和、腸痙攣等為主要原因。隨著臨床檢查技術的提高,兒童胃炎確診病例逐年增加。流行病學報道,兒童胃炎發(fā)病率在小兒各種胃病中占首位,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多。病因?qū)W研究表明,兒童慢性胃炎大多伴有幽門螺桿菌(Hp)感染。而成人胃炎治療多為三聯(lián)療法(奧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來去除Hp,但是目前存在以下問題:①兒童使用甲硝唑,15~30%例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甚至粒細胞和紅細胞減少,以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②久服阿莫西林,易造成菌群紊亂。而成人胃炎治療中成藥,多偏重于對因治療,多數(shù)從脾虛立法處方,以健脾化瘀為大法。而兒童胃炎多摻雜飲食不節(jié)、邪實作祟,故而目前的中成藥對控制胃痛癥狀發(fā)作效果短期效果不理想。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兒童胃炎的藥物組合物。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兒童胃炎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黃連2~6份、赤芍2~6份、半夏曲8~12份、千里光2~6份、佛手花8~12份、當歸2~6份。
本發(fā)明中藥是由下述最佳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備而成的:黃連4份、赤芍4份、半夏曲10份、千里光4份、佛手花10份、當歸4份。
本發(fā)明中藥可按下列方法制備而成:
(1)將佛手花以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fā)油;?
(2)將黃連、赤芍、千里光、當歸混勻加10倍水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靜置;然后往煎液中加入3倍藥液的95%的乙醇,靜置15分鐘,然后離心20分鐘,取沉淀,噴霧干燥,得出初料;
(3)半夏曲揉碎結塊,過5號篩,加入步驟2所得的初料中,混勻得出復料;
(4)將步驟1中所得揮發(fā)油噴入步驟3所得復料中,過篩,混勻,裝膠囊而成。
其中所述的黃連為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的干燥根莖。性苦寒。入心、肝、胃、大腸經(jīng)。功可瀉火,燥濕,解毒,殺蟲。
赤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性苦,微寒。歸肝經(jīng)。功可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半夏曲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粉末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劑。味苦辛,性平。功可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消食積,治泄瀉。
千里光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地上部分。性寒,味苦。功可清熱解毒,散結止痛。
佛手花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性微苦;味微溫;歸肝胃經(jīng);功可疏肝理氣,和胃快隔。
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干燥根。味甘辛苦;性溫;歸肝心脾經(jīng);功可補血活血,止痛。
組方原理:兒童胃炎多屬脾虛為輔為內(nèi)、氣滯血瘀食積為主為外,故本發(fā)明以行氣化瘀,消食除脹為基礎,配合健脾和胃之品,且小兒為純陽之體,為防止諸邪化熱,故佐以清熱燥濕。
中焦不行氣不通而痛,故取半夏曲行氣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并取佛手花之苦溫,入肝胃以疏肝理氣,行氣除脹,通調(diào)氣機。
久病入絡,痛在血分,故取當歸之甘辛補血活血,散瘀止痛,兼之可潤腸通便,防收澀過度引起大便不通及血瘀;取赤芍涼血化瘀、止痛斂瘡共肌。
中焦?jié)窕鹩艚Y,灼及胃絡,故方取黃連辛開苦降,引經(jīng)入中焦清熱燥濕;取千里光清熱散結,解毒消腫。
食阻與內(nèi),妨礙氣血運行,故取半夏曲行氣消食,降而不滯之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際情況,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實施例1,原料藥重量配比:黃連2份、赤芍2份、半夏曲8份、千里光2份、佛手花8份、當歸2份。
實施例2,原料藥重量配比:黃連4份、赤芍4份、半夏曲10份、千里光4份、佛手花10份、當歸4份。
實施例3,原料藥重量配比:黃連6份、赤芍6份、半夏曲12份、千里光6份、佛手花12份、當歸6份。
本發(fā)明中藥可按下列方法制備而成:
(1)將佛手花以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fā)油;?
(2)將黃連、赤芍、千里光、當歸混勻加10倍水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靜置;然后往煎液中加入3倍藥液的95%的乙醇,靜置15分鐘,然后離心20分鐘,取沉淀,噴霧干燥,得出初料;
(3)半夏曲揉碎結塊,過5號篩,加入步驟2所得的初料中,混勻得出復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西英,未經(jīng)王西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85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具有抑菌作用的茶樹菇發(fā)酵液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藥液器具置放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