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中藥湯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47276.6 | 申請日: | 2012-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63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長軍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 | 分類號: | A61K36/88;A61P19/08;A61K35/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400 山東省臨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椎動脈 頸椎病 中藥 湯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中藥湯劑。
背景技術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病,由于長期低頭伏案工作,造成頸椎及肩背部軟組織疲勞性損傷,導致頸椎節段性失穩而引起的椎動脈供血不足,且發病趨勢傾向年輕人。椎動脈型頸椎病系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當椎間盤變窄時,鉤椎關節向外突出、刺激壓迫椎動脈使椎動脈產生扭曲、痙攣和受壓使血流不足、使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出現顱腦缺血各種癥狀,當椎間盤向前突出時椎前組織腫脹、刺激頸中交感神經節、引起血管反射性痙攣及植物神經紊亂癥。臨床主要表現頭痛、眩暈耳鳴、惡心嘔吐、失眠、視物模糊或猝倒。對本病的治療目前主要有按摩、靜脈注射等,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中藥湯劑。椎動脈型頸椎病屬于祖國醫學“眩暈”范疇,認為本病多屬肝腎兩虛、精血不足、不能濡養清竅筋骨、體虛勞傷復感寒濕侵襲、導致頸肩背經脈氣血運行阻滯、經絡不通則痛。因此,中醫則以補氣養血、祛風化痰、活血通絡為治則。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中藥湯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黃芪15-25份、大棗10-15份、甘草10-20份、鹿茸10-15份、仙茅10-15份、龍眼肉15-25份、蘇木10-20份、骨碎補10-15份、川芎15-25份、紅花15-25份、澤蘭10-15份、橘皮10-15份、蒼術10-20份。
優選的,該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中藥湯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黃芪20份、大棗12份、甘草15份、鹿茸12份、仙茅12份、龍眼肉20份、蘇木15份、骨碎補12份、川芎20份、紅花20份、澤蘭12份、橘皮12份、蒼術15份。
按傳統方法煎成湯劑供患患者服用。
方中:黃芪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大棗、龍眼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鹿茸、仙茅、骨碎補壯腎陽,補精髓,強筋骨,調沖任,主治腎虛,頭暈,耳聾,目暗,腰脊冷痛,筋骨痿軟;蘇木、紅花、澤蘭活血祛瘀,散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橘皮理氣調中,燥濕化痰;蒼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本組150例,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68歲,平均38.2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27年。臨床表現眩暈51例,頭痛49例,頭昏53例,頸僵痛55例,雙肩背及上肢痛46例,耳鳴36例,猝倒9例。CT、X線檢查示:頸椎間盤突出52例,頸椎曲度變化61例,頸椎關節增生52例,椎體旋轉(雙邊、雙突影)33例。體檢頸椎旁壓痛69例,旋頸試驗陽性73例,壓頂試驗陽性57例。隨機分為治療組80例,對照組70例,兩組年齡、病程、病情比較,經統計學處理,其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排除標準??(1)年齡<16歲或>68歲;(2)妊娠或哺乳期婦女;(3)合并有心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原發性疾病;(4)頸椎骨折、脫位、椎間盤突出,結核,腫瘤,感染等;(5)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判斷者。
3、治療方法??治療組服用本發明所述的湯劑,即黃芪20g、大棗12g、甘草15g、鹿茸12g、仙茅12g、龍眼肉20g、蘇木15g、骨碎補12g、川芎20g、紅花20g、澤蘭12g、橘皮12g、蒼術15g,水煎服,1劑/d,分早、晚二次服用,10d為1個療程,連服兩個療程。對照組服用頸復康沖劑(河北省承德中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每天2次,每次2袋(20g)口服,連續用藥20天。
4、療效標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眩暈等癥狀消失,恢復正常生活及工作,隨訪6個月無復發為治愈;眩暈等癥狀明顯減輕,不影響工作及生活,隨訪期間偶有加重,重復服藥后減輕為好轉;眩暈等癥狀無改善或稍減輕,臨床癥狀反復,影響工作及生活為無效。
5、治療結果
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后統計療效。治療組80例,其中治愈43例(53.8%);好轉35例(43.8%);無效2例(2.5%);總有效率為97.5%;對照組70例,其中治愈26例(37.1%);好轉35例(50.0%);無效9例(12.9%);總有效率為87.1%。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7.5%)明顯高于對照組(87.1%),差異有顯著性(P<0.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長軍,未經劉長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72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