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城鎮內河的生態河床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47150.9 | 申請日: | 2012-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12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2B3/02 | 分類號: | E02B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大學***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城鎮 內河 生態 河床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種在城鎮內河上進行清淤[10]、沖洗[11]、暴曬[12]、墊鋪細沙[13]、墊鋪細石子[14]、墊鋪生態河泥[15]后所創建的人造生態河床[7],在河流兩岸儲水濕潤帶[1]、[2],河道兩邊淺水灘[3]、[4],河內浮床[5]與河底[6]所引進的水生生物,在自然界的生態循環中凈化了水質,其主要特征在于當打開內河水閘[8]引進外河水源時,河水繞市區內河流動的過程中,河內龐大的生物群落,為了各自的繁衍生息,各物種自覺地參與了自然界的生態循環達到凈化內河水質的目的,凈水后的河水從內河另一端[9]流出至外河。
2.根據權利要求書1的要求,其特征是河道在清淤、清洗、暴曬后,然后依次鋪上沙、石、淤泥所構成的生態河床,在其上所引進相應的生物群落構成了自然界的生態循環系統,不僅起到治污、凈水的效果,還修復了原污染的
河床。
3.根據權利要求書1的要求,其特征在于內河底部最上端用生態淤泥鋪墊、生態淤泥的下面用細石子鋪墊、細石子的下面用細沙子鋪墊。
4.根據權利要求書1的要求,其特征在于生態淤泥采用外河無污染的河泥或地下井里抽上來無污染的淤泥。
5.根據權利要求書1的要求,生態淤泥鋪墊高度典型值為25厘米,細石子鋪墊高度典型值為5厘米,墊鋪細沙子的高度典型值為6厘米。
6.根據權利要求書1的要求,細石子與細沙子的菱邊最長距離典型值分別為1~1.5厘米和0.1厘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工程學院,未經福建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715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