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調器冷媒的檢測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46402.6 | 申請日: | 2012-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30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林成霖;宋海川;王靈軍;陶永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99/00 | 分類號: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余剛 |
| 地址: | 51907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器 冷媒 檢測 方法 裝置 系統 | ||
1.一種空調器冷媒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檢測:檢測空調器是否存在冷媒不足;
B檢測:檢測所述空調器是否存在室外機冷媒管異常;
C檢測:檢測所述空調器是否存在室內機冷媒管異常;以及
D檢測:檢測所述空調器是否存在冷媒過量,
其中,若所述A檢測、所述B檢測、所述C檢測和所述D檢測的檢測結果均為否,則判定所述空調器的冷媒狀態合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器包括多臺室外機,其中,每臺室外機均連接有壓縮機和多臺室內機,每臺室內機均連接有電子膨脹閥,在所述空調器制冷運行時所述A檢測包括:
檢測各室內機的進管溫度、各室內機電子膨脹閥的開度、室外環境溫度、各室內機所處的室內環境溫度以及各壓縮機的進氣溫度和排氣溫度;
a1判斷:判斷過冷度是否小于第一預設溫度,其中,所述過冷度為各壓縮機的排氣溫度的平均值與第一壓縮機的排氣溫度之差,所述第一壓縮機為所述多臺室外機中的任意一臺室外機所連接的壓縮機;
a2判斷:判斷過熱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預設溫度,其中,所述過熱度為所述第一壓縮機的進氣溫度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排氣溫度之差,所述第二預設溫度由所述室內機的進管溫度平均值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進氣溫度之差確定;
a3判斷:判斷所述室內機電子膨脹閥的開度平均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預設開度;
a4判斷:判斷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排氣溫度與所述室外環境溫度之差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預設溫度,其中,所述第三預設溫度由所述室內機所處的室內環境溫度平均值確定;以及
a5判斷:判斷所述第一壓縮機的進氣溫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四預設溫度,
其中,若所述a1判斷、所述a2判斷、所述a3判斷、所述a4判斷和所述a5判斷中至少兩個判斷條件的判斷結果為是,則判定所述空調器存在冷媒不足,若所述a1判斷、所述a2判斷、所述a3判斷、所述a4判斷和所述a5判斷中只有一個判斷條件的判斷結果為是或所述a1判斷、所述a2判斷、所述a3判斷、所述a4判斷和所述a5判斷的判斷結果均為否,則判定所述空調器冷媒充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器包括多臺室外機,每臺室外機均連接有壓縮機,在所述空調器制冷運行時所述B檢測包括:
檢測第一室外機的中管溫度、室外環境溫度、各壓縮機的進氣溫度和排氣溫度以及第一冷凝器的排氣溫度和進氣溫度,其中,所述第一室外機為所述多臺室外機中的任意一臺室外機,所述第一冷凝器為所述第一室外機的冷凝器;
b1判斷:在第一預設時間內連續多次判斷所述第一室外機的中管溫度與所述室外環境溫度之差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五預設溫度;
b2判斷:判斷系統平均高壓與所述第一冷凝器的進氣溫度之差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預設溫度,其中,所述系統平均高壓為各壓縮機的排氣溫度的平均值;以及
b3判斷:判斷系統平均低壓與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排氣溫度之差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預設溫度,其中,所述系統平均低壓為各壓縮機的進氣溫度的平均值,
其中,若所述b1判斷、所述b2判斷和所述b3判斷中至少一個判斷條件的判斷結果為是,則判定所述空調器存在所述第一室外機冷媒管異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器包括多臺室外機,其中,每臺室外機均連接有壓縮機和多臺室內機,每臺室內機均連接有電子膨脹閥,在所述空調器制冷運行時所述C檢測包括:
檢測各室內機的出管溫度和進管溫度以及各室內機電子膨脹閥的開度;
c1判斷:在第一預設時間內連讀多次判斷第一室內機的出管溫度與進管溫度之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六預設溫度,其中,所述第一室內機為所述多臺室內機中的任意一臺室內機;
c2判斷:判斷所述第一室內機電子膨脹閥的開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預設開度,
其中,若所述c1判斷和所述c2判斷兩個判斷條件的判斷結果均為是,則判定所述空調器存在所述第一室內機冷媒管異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640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