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快速檢測咖啡因的膠體金檢測試劑盒及其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46239.3 | 申請日: | 2012-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05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凱創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77 | 分類號: | G01N33/577;G01N33/55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許亦琳;余明偉 |
| 地址: | 201317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快速 檢測 咖啡因 膠體 試劑盒 及其 制備 工藝 | ||
1.一種咖啡因膠體金檢測試劑盒,包括試劑條,試劑條從加樣端開始依次為濾樣紙、免疫膠體金紙片、免疫硝酸纖維素膜和吸水紙,免疫膠體金紙片上包被有膠體金標記的抗咖啡因-BSA單克隆抗體,硝酸纖維素膜上的檢測區噴點有咖啡因-載體復合物、質控區噴點有羊抗鼠免疫球蛋白IgG。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咖啡因膠體金檢測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膠體金標記的抗咖啡因-BSA單克隆抗體中,膠體金為粒徑39-42nm的球形顆粒。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咖啡因膠體金檢測試劑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用兩步還原法制備平均粒徑為39-42nm的膠體金;
2)采用步驟1制得的膠體金標記抗咖啡因-BSA單克隆抗體獲得免疫膠體金;
3)采用噴金緩沖液稀釋步驟2)的免疫膠體金獲得免疫膠體金溶液,用免疫膠體金溶液噴涂經預處理的玻璃纖維墊片,制得免疫膠體金紙片;
4)在硝酸纖維素膜的檢測線和質控線上分別噴點咖啡因-載體復合物及羊抗鼠免疫球蛋白IgG,制得免疫硝酸纖維素膜;
5)將濾樣紙、步驟3制備的免疫膠體金紙片、步驟4制備的免疫硝酸纖維素膜、吸水紙依次粘貼在膠板上,切裁制得檢測試劑條;最后將檢測試劑條裝入塑料盒制得檢測試劑盒。
4.如權利要求3所述咖啡因膠體金檢測試劑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兩步還原法制備平均粒徑為39-42nm的膠體金具體包括下列步驟:
a)第一次還原氯金酸溶液:
制備濃度為0.0004-0.0005mol/L的HAuCl4水溶液,加熱煮沸20-30分鐘,之后邊攪拌邊加入檸檬酸三鈉水溶液,HAuCl4與檸檬酸三鈉的摩爾比為1∶(8-9),超聲振蕩2-3分鐘后冷卻至室溫,既制得14~16nm粒徑的膠體金原溶液;
b)第二次還原氯金酸溶液:
將第一步制得的膠體金原溶液放置于4.0-4.5℃恒溫冰浴中穩定溫度,隨后按膠體金原溶液與HAuCl4水溶液體積比1∶(1.9-2.0)加入4.0-4.5℃的0.003-0.004mol/L?HAuCl4水溶液,隨后立即邊攪拌邊滴加4.0-4.5℃的抗壞血酸與PVP(聚乙烯醇吡咯烷酮)的混合水溶液,加入的抗壞血酸與本步驟加入的HAuCl4的摩爾比為(25-26)∶1,加入的PVP與本步驟加入的HAuCl4的重量比為1∶(2.0-2.1),反應中保持溫度恒定,攪拌至反應完全,溶液呈透明的酒紅色,既制得39-42nm粒徑的膠體金溶液;
兩步還原法中,配置各種水溶液均采用雙蒸水。
5.如權利要求4所述咖啡因膠體金檢測試劑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加入檸檬酸三鈉水溶液的濃度為0.01-0.02mol/L。
6.如權利要求4所述咖啡因膠體金檢測試劑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抗壞血酸與PVP的混合雙蒸水水溶液中,抗壞血酸的濃度為0.017-0.019mol/L,PVP的濃度為0.137-0.139g/L。
7.如權利要求3所述咖啡因膠體金檢測試劑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免疫膠體金紙片的制備包括下列步驟:
I.用噴金緩沖液稀釋步驟2)的免疫膠體金,獲得OD540值為1.0~2.0的免疫膠體金溶液;
II.用預處理液浸泡玻璃纖維紙,干燥后,再用免疫膠體金溶液噴涂玻璃纖維紙,干燥,制得免疫膠體金紙片。
8.如權利要求7所述咖啡因膠體金檢測試劑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所述噴金緩沖液的組分為:8~12v%1.0M?Tris液、0.2~0.4w/v%聚乙二醇20000、0.15~0.25w/v%牛血清白蛋白,0.1~0.3w/v%脫脂牛奶、0.25~0.35w/v%酪蛋白,和0.02~0.08w/v%疊氮化鈉,用鹽酸調節pH至8.5±0.05,余量為水。
9.如權利要求7所述咖啡因膠體金檢測試劑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I所述預處理液的組分包括:0.5~0.8v%Tween-20,12~18w/v%蔗糖,溶劑為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凱創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凱創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623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