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外用貼膏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45913.6 | 申請日: | 2012-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9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汪世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世龍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K9/70;A61P15/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 地址: | 71007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乳腺 增生 外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外用貼膏。
背景技術
乳腺病是女性的常見病、多發病,久治難愈,發病率高達80%,乳腺增生的發病率已達育齡婦女的60%以上。近幾年,乳腺病正處于高峰期,而且癌變率很高,據中國中醫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流行病學統計的最新研究發現,女性乳腺癌發病率近年增加了39%,發病年齡提前了10歲,漸趨于年輕化,乳腺癌在女性腫瘤的排行榜上由前幾年的第五位躍居首位,成為女性健康頭號殺手。臨床中經常碰到許多乳腺增生的患者為此憂心忡忡,認為得了乳腺增生也是不治之癥,治不好,除不了根,乳腺增生的確是一個易診、難治、易復發的疾病。目前對本病的治療大多采用激素類藥物、動手術等方法治療,但效果不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外用貼膏,該貼膏療效高,費用低,使用方便簡捷,無毒副作用,愈后不復發。
本發明治療乳腺增生的外用貼膏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制成:
王不留行80~110份、沒藥50~75份、乳香50~75份、當歸60~80份、紅花60~80份、血竭40~55份、川楝子65~90份、莪術75~95份、鹿角霜30~50份、青皮50~70份、土貝母60~80份、商陸60~80份、冰片20~40份、月桂氮卓酮10~20份、煉蜜150~250份、羊毛脂100~250份、丙二醇70~150份。
該貼膏的制備方法如下:
將王不留行、當歸、紅花、血竭、莪術、青皮、土貝母、冰片粉碎成細粉(100目篩),混勻,備用;沒藥、乳香、川楝子、鹿角霜、商陸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濾過,藥渣加入6倍量水煎煮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25(60℃)的清膏;煉蜜、羊毛脂、丙二醇加熱融熔后,不斷攪拌,加入月桂氮卓酮繼續攪拌混勻,待溫度降至45~55℃時加入上述清膏攪拌,混勻;加入上述細粉,攪拌,混勻,制膏芯,并置于膠貼,即得。
本發明采用中草藥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經過清洗,烘干等工藝,在規定的條件下,用中藥制劑技術將中草藥分別粉碎成細粉與提取成浸膏,按配比摻和混勻而成,該貼膏劑,使用方便,循序降壓,療效穩定,治療徹底,無任何毒副作用,主要外用于治療乳腺增生病。
本發明的特點
1、中醫特色:中醫外治法既是在中醫理論辨證論治指導下對人體臟腑、經絡、氣血進行整體調節的過程。又是使藥物及物理因子直接快捷地作用于病變部位,通過皮膚滲透、黏膜吸收、穴位刺激等產生療效的過程。中藥外用藥物直接作用病變部位皮膚。通過藥物的透皮作用在病變部位達到高藥物濃度,可彌補內服藥物的某些不足,以達到行氣、活血、化瘀、散結,從而有效地解除癥狀,且具有簡、便、效、廉、無毒副作用的特點。
2、藥物直接施于患處,透皮技術應用也增加了藥物的透皮吸收,這些都是本貼膏治療乳腺增生病能獲得比較滿意療效的原因。透皮吸收,藥物直接滲入病灶皮膚深層組織。避免藥物量的損失及對人體內臟器官的藥害。用其外貼,穿透力強,可使局部組織松弛、舒展,改善血液循環,增強細胞活力,從而迅速達到活血化瘀、通乳散結、消炎鎮痛的目的。其外用可改善血液循環,增強細胞活力,增強纖維及毛細血管的再生能力,促進組織再生,從而達到消腫、軟堅、散結的目的。
3、產品經過大量的臨床驗證,它對皮膚表皮組織、皮下組織無損傷,無刺激性,無毒副作用。總結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和心得獨創出簡捷實用有效的乳腺增生貼膏療法,調控陰陽平衡,直到根本康復并承久穩定;徹底根治,不需長期服藥,當藥物中的基因調節和植物中的活性分子進入人體后,激活并調節紊亂的內分泌系統,使其趨于正常分泌。以上所作的臨床療效觀察結果表明,采用貼膏外用法治療乳腺增生,具有療程短、見效快、療效高、無毒副作用、無痛苦、方便等優點,療效滿意,患者也易于接受。
本發明的效果
外治法是中醫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中藥經皮膚、腧穴、五官九竅滲透吸收而達到治療目的,有簡、便、廉、驗等特點,無胃腸反應及肝腎損害等毒副作用,對于治療本病展示了良好的前景,對于乳腺癌的一級預防有重要意義。貼膏的獨特之處表現在:一是通過動脈通道,二是通過水合作用,三是通過表面活性劑作用,四是通過芳香性藥物的促進作用。中藥外治間接作用在于除了施藥之外,還有輔助的溫熱刺激、化學刺激和機械物理刺激,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藥物的滲透、吸收和傳播而增強全身效應。中藥外敷于腧穴,可以通過經穴與內臟有關途徑,作用于體內各個系統,而起到多系統、多器官、多環節的調整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貼膏的生產工藝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世龍,未經汪世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59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取辣椒色素用的精餾冷凝裝置
- 下一篇:一種殘疾人用代步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