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合成手性二氫-6H-吲哚并[2,1-c][1,4]-苯并二氮雜卓-6-酮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45118.7 | 申請日: | 2012-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88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永貴;高凱;余長斌;陳慶安;時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D487/04 | 分類號: | C07D487/04;C07B53/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成 手性 吲哚 二氮雜卓 方法 | ||
1.一種合成手性二氫-6H-吲哚并[2,1-c][1,4]-苯并二氮雜卓-6-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式和條件如下,
式中:
溫度:0-50℃;
溶劑:二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氫氣壓力:13-50個大氣壓;
時間:20-24小時;
催化劑為(1,5-環辛二烯)氯化銥二聚體和雙膦配體的配合物;
用到的添加物:嗎啡啉三氟醋酸鹽或哌啶鹽酸鹽;
所述R1為C1-C20的烷基基團、或環中含有N、O、S的5元或6元雜環基團和芳基基團中的一種取代基;
所述R2為H、C1-C20的烷基基團以及F、Cl、Br、甲基、甲氧基中的一種取代基;
所述R3為H、C1-C20的烷基基團以及F、Cl、Br、甲基、甲氧基中的一種取代基;
所述R4為H、C1-C20的烷基基團以及F、Cl、Br、甲基、甲氧基中的一種取代基或二種取代基或三種取代基或四種取代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5-環辛二烯)氯化銥二聚體和雙膦配體的配合物是由銥的金屬前體(1,5-環辛二烯)氯化銥二聚體([Ir(COD)Cl]2)和手性雙膦配體在二氯甲烷與甲苯的混合溶劑(V/V=1∶1-1∶3)中室溫攪拌10-15分鐘而成;(1,5-環辛二烯)氯化銥二聚體與手性雙膦配體的摩爾比為1∶2.0-2.2,(1,5-環辛二烯)氯化銥于混合溶劑中的摩爾濃度為0.002-0.01mol/L。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雙膦配體為(R,Sp)-JosiPhos,(R)-SynPhos,(R,R)-Me-DuPhos,(R)-MeO-BiPhep,(R)-C4-TunePhos,(S,S,R)-C3*-TunePhos中的一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R1為環中含有N、O、S的5元或6元雜環基團,這些雜環基團是呋喃環、吡咯環、噻吩環、吡啶環中的一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1為芳基基團,其為苯基或苯環上帶有取代基的苯基;取代基為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F、Cl或Br中1、2、3、4或5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5-環辛二烯)氯化銥二聚體計,所述配合物摩爾量為氫化底物摩爾量的0.5%到2%。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用量為每0.125毫摩爾氫化底物用2到4毫升。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物用量為氫化底物用量的5mol%到20mol%。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式為對七元環的吲哚并[2,1-c][1,4]-苯并二氮雜卓-6-酮氫化得到相應的手性二氫吲哚并[2,1-c][1,4]-苯并二氮雜卓-6-酮,配體為(S,S,R)-C3*-TunePhos,溶劑為二氯甲烷與甲苯的混合溶劑(V/V=1∶2),溫度為室溫,氫氣壓力為50大氣壓所述結果最佳,對映體過量可達到9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5118.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