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痰濁壅塞型臁瘡的中藥洗劑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43984.2 | 申請日: | 2012-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97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單淑香;姜秀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單淑香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2 | 分類號: | A61K36/8962;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魯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孫正焰 |
| 地址: | 250013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壅塞 臁瘡 中藥 洗劑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洗劑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治療痰濁壅塞型臁瘡的中藥洗劑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治療痰濁壅塞型臁瘡,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類。
1、哌拉西林:肌注后偶有局部疼痛,快速靜脈推注可導致暫時性惡心、胸悶、咳嗽、發熱、口腔異味、眼結膜充血,變態反應(皮疹、癢感、頭暈、麻木、發熱等),用藥前必須注意青霉素有無過敏史,并做青霉素皮試。
2、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須做皮試,陽性者禁用。因為青霉素易發生變態反應,特別是過敏性休克(最危險的過敏性休克,可發生在做皮膚試驗的當時,極少數可發生在連續用藥的過程中,后者稱遲發性過敏性休克),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3、氨芐西林:大量口服常出現胃腸道不適。肌注局部有疼痛。無論口服或注射均可引起變態反應,以皮疹為多見。用藥前必須先做皮試。
4、應用卡那霉素:對聽神經和腎臟均有毒性,前者表現為耳鳴、聽力減退、甚至永久性耳聾,后者表現為蛋白尿、管型尿等。
5、采用磺胺甲惡唑患者有時引起胃腸道反應、結晶尿、血尿、皮疹、藥熱及白細胞減少。
6、羧芐西林:可出現各種類型的變態反應。大劑量給藥后可引起神經毒反應、肺水腫;用藥期間可出現短暫性氨酶升高與粒細胞減少。
7、阿莫西林:偶見皮疹,口服大量后可有惡心、上腹部不適、腹瀉等;偽膜性結腸炎。
8、頭孢哌酮:肌注局部可有疼痛;偶見皮疹、藥物熱等變態反應;個別病人可出現全血細胞減少、一過性轉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或出血等。
發明內容
為克服以上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發明一種治療痰濁壅塞型臁瘡的中藥洗劑制備方法。臁瘡是發生于小腿下三分之一脛骨脊兩旁肌膚之間的慢性潰瘍。《外科啟玄》稱之為褲口瘡(袴口瘡)、褲口毒、裙邊瘡。又因其患病后長年不斂,愈后又每易因碰傷而復發,故俗稱“老爛腳”,即西醫學的“小腿慢性潰瘍”。特點:潰瘍瘡口凹陷,邊緣如缸口,膿水淋漓,久不愈合,每易因破傷而復發。歷史沿革《瘍醫大全·臁瘡門》中說:“周文采曰,夫臁瘡者,皆由腎臟虛寒,風邪毒氣外攻三里之旁,灌于陰交之側,風熱邪氣流注,兩腳生瘡,腫爛疼痛,臭穢,步履艱難,此瘡生于臁骨為重,以其骨上肉少皮薄,故難得愈也。”《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決·卷七十一·臁瘡》中說:“臁瘡當分內外廉,外廉易治內難痊,外屬三陽濕熱結,內屬三陰虛熱纏,法宜搜風除濕熱,外貼三香夾紙餞。”
病因病機:痰濁盤踞,肢體活動不利,氣血運行不暢,淤血滯于脈中,而發本病。
臨床表現:形體肥胖,肢體沉重,氣短,痰多。小腿下三分之一脛骨兩旁(臁部)肌膚之間潰瘍瘡口凹陷,邊緣如缸口,膿水淋漓,久不愈合。舌質淡,苔白,脈滑。
它的技術方案為:取薤白3重量份、橘核9重量份、橘皮9重量份、橙子3重量份、娑羅子9重量份、煙草3重量份、香櫞6重量份、香附3重量份、厚樸9重量份、荔枝核6重量份、荔枝6重量份、一葉萩3重量份、七葉蓮6重量份、八角楓根3重量份、清風藤6重量份、海風藤12重量份、絡石藤6重量份、天仙藤9重量份、老顴草6重量份、桃仁12重量份、紅花6重量份、丹參12重量份、牡丹皮12重量份、栝樓3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將以上25味藥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出藥液39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痰濁壅塞型臁瘡的中藥洗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單淑香,未經單淑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398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破碎機雙金屬復合錘頭的鑄造模具及鑄造方法
- 下一篇:真空包裝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