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機程控節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43703.3 | 申請日: | 2012-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09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筱林;朱金榮;蔣偉;王斌;香妹;唐開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煌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P23/02 | 分類號: | H02P23/02;H02H7/08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009***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機 程控 節能 裝置 | ||
1.電動機程控節能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電源電路、負載跟蹤電路、故障檢測電路、欠壓補償電路和電機控制電路;直流電源電路分別為負載跟蹤電路、故障檢測電路、欠壓補償電路和電機控制電路提供工作電源;負載跟蹤電路的電流互感器的源端接電機電源電路兩端,故障檢測電路的三只電流互感器的源端分別和三相交流電一一相相連,欠壓補償電路的信號輸出接電機控制電路的輸入端,電機控制電路的三相輸出端分別各自連接一只光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機程控節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跟蹤電路主要由單片機U1、電流互感器TL1、高頻抑制電容C3、運算放大器U4B、微調電阻R46、節能指示燈LED1、設置指示燈LED2、整流二極管D5和濾波電解電容C12組成;電流互感器T1初級的兩個輸入端連接在電機工作電流上,次級與運算放大器U4B的同相端、反相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4B為反相放大器,運算放大器U4B的輸出放大的交流電壓信號端連接整流二極管D5,在整流二極管D5的輸出端連接高頻抑制電容C3;微調電阻R46的兩端并聯在高頻抑制電容C3的兩端,微調電阻R46的調節端連接單片機U1的GP4端;節能指示燈LED1和設置指示燈LED2分別通過分壓電阻連接在單片機U1的輸出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機程控節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檢測電路包括單片機U2、三只電流互感器TL2、TL3、TL4、電壓取樣電阻R28、R29、R30、整流二極管D8、D9、D11、濾波電容C4、C6、C7和故障報警指示燈D13;三只電流互感器TL2、TL3、TL4的兩個輸入端分別連接在電機工作電流的三相輸入端,三只電流互感器TL2、TL3、TL4的次級分別與電壓取樣電阻R28、R29、R30連接,整流二極管D8和濾波電容C4串聯后并聯在電壓取樣電阻R28的兩端,整流二極管D9和濾波電容C6串聯后并聯在電壓取樣電阻R29的兩端,整流二極管D11和濾波電容C7串聯后并聯在電壓取樣電阻R30的兩端,整流二極管D8、D9、D11的負極端分別與單片機U2的GP1、GP2、GP4端連接;故障報警指示燈D13連接在單片機U2的輸出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機程控節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壓補償電路包括單片機U3、電壓互感器T2、運算放大器U4A、整流二極管D10、濾波電解電容C5以及欠壓指示燈D14;電流互感器T2初級的兩個輸入端連接在電機工作電流上,次級與運算放大器U4A的同相端、反相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4A輸出放大的交流電壓信號端連接整流二極管D10的正極端,在整流二極管D10的負極端分別連接濾波電解電容C5和單片機U3的GP4端采樣端口,欠壓指示燈D14連接在單片機U3的GP1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機程控節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控制電路包括光電耦合器JP1、JP2、JP3、JP4、JP5、JP6、JP7、JP8、JP9、晶閘管Q1、Q2、Q3,滿載指示燈D12、三極管Q4、Q5、Q6、延時電容C9、C13、C14、壓敏電阻R8、R23、R24、限流電阻R31、R32、R2以及濾波電容C10、C15、C16;直流電源電路的輸出端分別通過限流電阻R31、R32、R2分別對應接光電耦合器JP3、JP2、JP1的1腳,光電耦合器JP3、JP2、JP1的2腳分別接光電耦合器JP4、JP8、JP5的1腳,其中光電耦合器JP1的?2腳和光電耦合器JP5的1腳之間連接滿載指示燈D12,光電耦合器JP4、JP8、JP5的1腳分別接光電耦合器JP9、JP7、JP6的1腳;三極管Q4、Q5、Q6的發射極接地,三極管Q4、Q5、Q6的集電極分別與光電耦合器JP6、JP7、JP9的2腳相連;晶閘管Q1、Q2、Q3的陽極分別接光電耦合器JP3、JP4、JP9的6腳;晶閘管Q1的陰極經延時電容C9及電阻R5接JP3的4腳,晶閘管Q2的陰極經延時電容C13及電阻R17接JP4的4腳,晶閘管Q3的陰極經延時電容C14及電阻R18接JP9的4腳;在晶閘管Q1、Q2、Q3的兩端分別接壓敏電阻R8、R23、R24;濾波電容C10和電阻R9相連之后,連接到晶閘管Q1的兩端,濾波電容C15和電阻R25相連之后,連接到晶閘管Q2的兩端,濾波電容C16分別和電阻R26相連之后,連接到晶閘管Q3的兩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煌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揚州大學,未經江蘇煌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370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