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污水深度處理的活性焦抽提及反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43264.6 | 申請日: | 2012-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36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申紀軍;趙雋賢;唐唯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康達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28 | 分類號: | C02F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1121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污水 深度 處理 活性 提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系統的活性焦提取及反洗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周邊工業園區大量出現,工業園區的污水一般為多種工業的混合廢水,水量大、成分復雜、可生化性很差,再加國家對廢水處理標準的提高,以往廣泛應用的生化處理工藝,甚至加上傳統的深度處理工藝,對我國水污染考核的主要指標COD很難達標。
常用的傳統污水深度處理工藝—“加藥-混凝-沉淀”法,對多數工業廢水不能達到國家要求的“一級A標”,有些可以達到,但加藥量很大,不僅運行成本高,所產生的大量化學污泥,處置困難,造成二次污染。采用臭氧氧化進行污水深度處理以往很少用于大規模污水處理,因為臭氧的現場制取的設備費和制取成本都很高,用臭氧氧化解決COD達標問題,其運行費在我國不能被接受,此外,有很多工業廢水臭氧是無效的。“活性炭吸附”是污水三級處理的方法之一,可去除一般生化處理和物化處理單元難以去除的污染物;但是,活性炭的再生系統十分復雜,費用較高,此外,活性炭價格昂貴,且對廢水中分子較大的有機物吸附能力很差。
活性焦是一種內部孔隙結構發達、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的碳素材料,是一種很好的吸附材料,采用活性焦吸附過濾法對難生物降解工業廢水進行深度處理,處理后的水COD可達到50mg/L以下,色度可達到5倍(稀釋倍數)以下,完全能夠達到國家要求的“一級A標”。活性焦在吸附過濾池內有吸附和過濾兩種作用,原水中的溶解性和膠體污染物被活性焦吸附,同時原水中的懸浮物也被截留過濾;因此,吸附過濾過程中,當懸浮物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應該對活性焦進行反洗,以防止堵塞,提高活性焦的過濾性能,另外,活性焦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吸附效率逐漸降低,當達到最高設定值時,即認為活性焦吸附飽和,此時,應停止該單元的運行,將飽和活性焦從吸附過濾池中提取出來,更換新的或再生活性焦。上述反洗和提取活性焦兩種操作,一般是采用兩套裝置分別完成的,額外設置的反洗裝置,增加了設備成本。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污水深度處理的活性焦抽提及反洗裝置,實現反洗和提取活性焦的操作轉換,利用一套裝置完成反洗和提取活性焦兩種操作,降低設備成本。
本發明的用于污水深度處理的活性焦抽提及反洗裝置,包括提升泵、提升管、洗焦器、支座、提焦轉換器和輸送管,所述洗焦器和提焦轉換器分別固定于支座兩端,所述提升管一端與提升泵連通,另一端穿過洗焦器并且伸入支座內,?所述輸送管一端穿過提焦轉換器并且伸入支座內,所述輸送管伸入支座的端部正對提升管伸入支座的端部,所述輸送管與提焦轉換器之間通過螺旋機構連接。
進一步,所述螺旋機構包括螺桿和與螺桿螺旋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桿與提焦轉換器連接,所述螺母與輸送管連接;
進一步,所述輸送管為短接管,其位于支座外的一端設有快裝接頭;
進一步,所述支座上設有廢液排放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利用提焦轉換器實現反洗和提取活性焦之間的轉換,當需要反洗活性焦時,調整提焦轉換器上的螺旋機構,推動輸送管升起,從而使輸送管與提升管脫離,提升泵將活性焦自底部提升至提升管上口后流出,活性焦落入洗焦器中被清洗后向下落回吸附過濾池內;當需要將活性焦提出時,調整提焦轉換器上的螺旋機構,推動輸送管下降,從而使輸送管與提升管對接,提升泵將活性焦自底部提升至輸送管,活性焦經輸送管排入后處理設備;實驗證明,本發明不但能將活性焦提升至頂端,且能在坡度小于5%的管道中輸送約30米;本發明實現了反洗和提取活性焦的操作轉換,利用一套裝置完成了反洗和提取活性焦兩種操作,降低了設備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上半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上半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局部剖視圖),如圖所示,本發明的用于污水深度處理的活性焦抽提及反洗裝置,包括提升泵1、提升管2、洗焦器3、支座4、提焦轉換器5和輸送管6,所述洗焦器3和提焦轉換器5分別固定于支座4兩端,所述提升管2一端與提升泵1連通,另一端穿過洗焦器3并且伸入支座4內,?所述輸送管6一端穿過提焦轉換器5并且伸入支座4內,所述輸送管6伸入支座4的端部正對提升管2伸入支座4的端部,所述輸送管6與提焦轉換器5之間通過螺旋機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康達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康達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32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