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菱型車輪布置十字橋四輪驅動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43089.0 | 申請日: | 2012-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0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方顯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方顯忠 |
| 主分類號: | B62D61/04 | 分類號: | B62D61/04;B60K17/34;B60K17/12;B62D7/18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壽珍 |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長春***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輪 布置 十字 四輪驅動 機構 | ||
1.一種菱型車輪布置十字橋四輪驅動機構,包括四個車輪、驅動器、懸架、轉向主銷總成和前后轉向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上下四個車輪(1、1′、7、7′)按照菱型布置在4個角上,其中,左車輪(1)、左轉向主銷總成(2)、左型懸臂(3)、驅動器(6)和右型懸臂(3′)、右轉向主銷總成(2′)、右車輪(1′)構成左右方向轉向驅動橋,而上車輪(7)、上電離合器(22)、上電動機(23)、中間懸臂(8)、下電動機(23′)、下電離合器(22′)、下車輪(7′)構成上下方向驅動橋,左右方向轉向驅動橋和上下方向驅動橋組成一個交叉式的“十”字型驅動橋;所述前后轉向驅動機構使左右車輪(1、1′)之間的轉向擺動方向完全相反,但左右車輪(1、1′)的轉彎半徑相同,R1=R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菱型車輪布置十字橋四輪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方向驅動橋由安裝在“◇”型邊框內的中心位置的驅動器(6)驅動,驅動器(6)由一根轉速為Nr的輸入軸(33)提供動力,驅動器(6)分別輸出左右方向驅動轉速為N1、N2,并經各自的傳動軸和萬向節驅動左右車輪(1、1′)轉動,其中轉速為Nr輸入軸(33)的動力來自發動機或電動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菱型車輪布置十字橋四輪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方向驅動橋由安裝在“十”字型驅動橋的縱軸(Z′)軸線位置的上下電動機(23、23′)驅動,其中上電動機(23)輸出驅動轉速為N3,下電動機(23′)輸出驅動轉速為N4,上下電動機(23、23′)分別經各自的傳動軸和萬向節驅動上下車輪(7、7′)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菱型車輪布置十字橋四輪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架包括左右懸架和上下懸架,其中所述左右懸架對稱于“十”字型驅動橋的縱軸(Z′)軸線,包括左右車輪(1、1′)、左右轉向主銷總成(2、2′)和左右型懸臂(3、3′),車輪(1、1′)分別經左右轉向主銷總成(2、2′)和左右型懸臂(3、3′)通過相同結構的橡膠/金屬支撐I(13)連接在車體或車架上;上下懸架對稱于“十”字型驅動橋的橫軸(X)軸線,包括上下車輪(7、7′)、上下電離合器(22、22′)和中間懸臂(8),車輪(7、7′)分別經螺釘III(42)、螺釘IV(42′)安裝在中間懸臂(8)上下兩端的法蘭盤上,中間懸臂(8)通過橡膠/金屬支撐II(13′)連接在車體或車架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菱型車輪布置十字橋四輪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上下四個車輪(1、1′、7、7′)的位置關系為:左右車輪(1、1′)位置對稱于“十”字型驅動橋的縱軸(Z′)軸線,L1=L2,上下車輪(7、7′)位置對稱于“十”字型驅動橋的橫軸(X)軸線,L3=L4,菱型為對稱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菱型車輪布置十字橋四輪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器(6)通過轉速為Nr的輸入軸(33)獲得動力,經主動錐齒輪(32)驅動錐齒輪I(46)和錐齒輪II(47)同軸轉動,再經錐齒輪II(47)同時驅動錐齒輪IV(49)、錐齒輪III(48)分別輸出驅動轉速N1、N2,經各自的傳動軸和萬向節分別驅動左右車輪(1、1′)轉動,在驅動器(6)的上下兩端還分別經螺釘I(34)、螺釘II(34′)連接有上下電動機(23、23′),用車載蓄電池組分別為上下電動機(23、23′)供電輸出驅動轉速N3、N4,經各自的傳動軸和萬向節分別驅動上下車輪(7、7′)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菱型車輪布置十字橋四輪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型懸臂(3、3′)結構相同且位置對稱(Z′)軸線,分別設有左右齒輪箱(11、11′),齒輪箱(11、11′)上分別裝有左右端蓋(19、19′)和左右軸承端蓋(20、20′),并且內部分別安裝有左右花鍵傳動軸(12、12′)和左右內半軸(15、15′),左右花鍵傳動軸(12、12′)分別與左右內半軸(15、15′)之間軸線垂直布置,左右傳動軸(12、12′)上分別裝有結構相同的花鍵錐齒輪(29),內半軸(15、15′)上則分別裝有結構相同的錐孔錐齒輪(30),花鍵錐齒輪(29)和錐孔錐齒輪(30)分別實現左右花鍵傳動軸(12、12′)到左右內半軸(15、15′)的動力傳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方顯忠,未經方顯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308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