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化釜及應用碳化釜制備納米碳酸鈣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41907.3 | 申請日: | 2012-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34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顧慶雷;徐宇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池州凱爾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F11/18 | 分類號: | C01F11/18;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51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化 應用 制備 納米 碳酸鈣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碳酸鈣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碳化釜及應用碳化釜制備納米碳酸鈣的方法。
背景技術:
納米碳酸鈣是指粒徑小于100納米的超細微粉體,是一種典型的新型納米功能填料。由于納米碳酸鈣具有優異的理化性能而廣泛應用于汽車底漆、橡膠、塑料、膠粘劑、油墨等行業。發明專利(專利號:ZL01.1.26405.5)介紹了“一種納米活性碳酸鈣的工業制備方法”,該法采用間歇鼓泡攪拌碳化法生產納米碳酸鈣,是在碳化釜內裝有精制的氫氧化鈣漿料,將窯氣從碳化釜底部進入,在機械攪拌作用下使氣液混合。該碳化反應為了控制一定的反應溫度,采用夾套反應釜冷卻,及時移走反應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該法生產的產品粒徑小,吸油值低。
為了提高單釜的生產量,必須增大反應釜的容積。但反應釜的容積與釜尺寸大小的三次方成正比,而反應釜的夾套傳熱面積與釜尺寸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隨著反應釜容積的增大,通氣量增加,反應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也大幅增加。為了控制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碳化反應,但由于受到夾套傳熱面積大小的限制,平衡碳化過程中的放熱和夾套冷卻過程中的降溫,就必須控制窯氣的通入量,降低碳化速率,延長碳化反應的時間,這樣就制約了單釜的生產量。同時隨著反應釜容積的增加,為了使氣液混合更均勻,就必須增大攪拌的功率,這樣生產過程中能耗就大。如對于20立方米的反應釜,機械攪拌電機的功率在25KW左右,為了控制反應溫度不超過35℃,一般反應時間為6-8小時。
本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在生產納米碳酸鈣過程中,采用夾套反應釜冷卻慢,反應時間長,攪拌能耗大,生產成本高的弱點,采用板式熱交換器,以外循環冷卻的方式加速冷卻過程;同時采用循環過程中漿料從噴嘴中快速噴射時的動能帶動漿液旋轉,在檔板的作用下,形成強力的漩渦,在不需機械攪拌的情況下,就能使氣液快速混合,進一步加速碳化過程,大大增加了反應釜在單位時間內的生產能力。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碳化釜,包括釜體,所述的釜體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氫氧化鈣漿料進料管、反應液的出料管,有石灰窯氣進氣管穿過釜體側壁伸入到釜體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灰窯氣進氣管管口上方設有噴射器,噴射器外壁上沿環形分布有數個曲線形的噴頭,釜體內壁沿環形分布有數個與噴射器相對應的擋板,所述的釜體側壁上下分別設有反應液的出液管、進液管,出液管與進液管之間依次連通有外循環板式熱交換器、泥漿泵,所述的進液管的末端伸入到釜體內與所述的噴射器底部進口相連通。
一種應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釜制備納米碳酸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生石灰用熱水消化,除雜精制,并冷卻至25℃以下,配制成Ca(OH)2漿料的重量百分濃度在7.0~10.0%之間待用;
(2)將重量百分濃度在7.0~10.0%?Ca(OH)2漿料從強氧化鈣進料管中加入到碳化釜中,并加入晶型控制劑蔗糖形成混合液,晶型控制劑蔗糖含量為Ca(OH)2漿料重量的1%~5%;
(3)對混合液進行碳化:將含有CO2體積百分濃度為28%~32%的石灰窯氣進行噴淋除塵、泡沫除塵后,再采用壓力為75~80Kpa的羅茨風機將窯氣壓縮并經管式冷卻器降溫至30℃以下后通入混合液中;?
(4)在混合液碳化過程中,采用外循環板式熱交換器冷卻反應液至碳化終點;
(5)碳化終點一般為反應液的PH值下降為7.0以下。
所述的碳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射器直徑大小為釜體直徑的2/3~1/2。
所述的碳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頭數量為3~8個。
所述的碳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射器距離底部高度為30~45cm。
所述的碳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板數量為4~12個。
所述的碳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式交換器外壁上下部分別設有冷卻水的進水口和出水口。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的工序步驟合理,同時可以充分利用板式熱交換器較大的傳熱面積,快速冷卻反應液,提高反應速率,利用漿料循環過程中從噴嘴中快速噴射時的動能帶動漿液旋轉,在檔板的作用下,形成強力的漩渦,加速氣液混合,強化碳化速率,提高反應釜在單位時間內的生產能力50%左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池州凱爾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池州凱爾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19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