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反饋機制的抗混合噪聲的盲圖像源分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41421.X | 申請日: | 2012-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5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余先川;徐金東;胡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5/00 | 分類號: | G06T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875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反饋 機制 混合 噪聲 圖像 分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數字圖像處理與盲信號處理交叉領域,是一種基于反饋機制的抗混合高斯白噪聲的盲圖像源分離方法。
背景技術:
有效去噪是信號處理界遇到的最大問題之一,在源于“雞尾酒會”的盲圖像分離(BSS,blind?source?separation)技術中,大部分研究者只考慮了去除信道加性噪聲(參考對比文件1)。而實際上,作為源支路信號中,不僅僅存在常規的信號支路,還存在噪聲源支路,它們一起參與了系統的混合,模型如圖1所示。在現有的盲圖像源分離算法中,對有噪聲源支路參與系統混合的情況,未見到有效的解決方案。綜上,實現含有噪聲混合的盲圖像源分離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實際價值。
主流盲圖像源分離方法都是基于獨立成份分析(ICA,independent?component?analysis)和稀疏成份分析(SCA,sparse?component?analysis)算法的,在有噪聲參與的混合情況存在如下問題:
1)基于ICA的算法一般能較好的去除加性噪聲,但要求源信號之間是獨立的且滿足非高斯性,這對有噪聲參與的圖像混合,難以保證僅有1支路的為高斯性,因此導致分離結果不理想(參考對比文件2);
2)基于SCA的線性聚類算法在沒有噪聲干預及混合源滿足稀疏型的條件下,分離效果良好,但一有噪聲參與,致使稀疏性降低,導致分離效果急劇下降,最終無法正確分離源圖像(參考對比文件3)。
由于多種噪聲的混合接近于高斯分布,且高斯白噪聲在相同的能量下,具有最大的噪聲熵,對信號干擾最為嚴重。基于以上問題,著重對1源支路為高斯白噪聲參與混合的情況做了相關處理,結合反饋和逐次提取的方法,有針對性地解決了混合噪聲的盲圖像源分離問題。
對比文件1:Fadili?J?M,Starck?J?L,Bobin?J,et?al.Image?decomposition?and?separation?using?sparse?representations:an?overview[J].Proceedings?of?the?IEEE,2010,98(6):983-994.
對比文件2:盧曉光,韓萍,吳仁彪,劉瑞華.基于二維小波變換和獨立分量分析的SAR圖像去噪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8,30(5):1052-1055.
對比文件3:余先川,曹婷婷,胡丹,張立保,代莎.基于小波變換和稀疏成分分析的盲圖像分離法[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0,33(2):58-63.
發明內容:
發明了一種基于反饋機制的抗混合高斯白噪聲的盲圖像源分離方法:對含混合高斯白噪聲的混合圖像信號實施一級Haar整數小波變換,獲得稀疏化的對角分量系數,對稀疏化的小波系數進行線性聚類,從而估計出系統的混合矩陣,并根據混合圖像進行首次分離,然后分別計算分離支路的均值,取最大者輸出;通過置0、反饋的方法從原混合信號中去除該路信號,并再次進行盲分離,直至分離出的各支路信號間的歸一化相關系數等于1,即已完全分離所有參與混合的信號。流程如圖2所示。
附圖說明:
圖1盲源分離模型圖
圖2基于反饋機制的抗混合噪聲的盲圖像源分離流程圖
圖3實驗采用的測試源
圖4標準測試圖像和噪聲圖像隨機混合結果
圖5FastICA分離結果
圖6反饋SCA分離結果
圖7標準測試圖像和噪聲圖像隨機混合結果
圖8反饋SCA分離結果
具體實施方式:
1)稀疏化。對m幅相同尺寸的混合圖像X進行一級整數小波變換,選取對角分量系數矩陣,并按行展開分別作為一矩陣的行向量,該矩陣即為對混合圖像稀疏化的矩陣;
2)去零列及方向統一化。對稀疏化后的矩陣每一列Xj(j=1,2,…,T),若滿足Xij=0,
將X的第j列刪除;若X1j<0,則Xj=-Xj。處理得到新的混合信號X′;
3)線性聚類。對于X′的任意2個列向量X′i和X′j,若則X′i和X′j共線,設X′i∈θ(k),X′j∈θ(k),按此將所有列向量線性聚類得到{θ|θ(k),k=1,2,…,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師范大學,未經北京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14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