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物聯網購物車及智慧商超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40315.X | 申請日: | 2012-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22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蔡旭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中科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0 | 分類號: | G06Q30/00;G06Q30/02;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市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聯網 購物 智慧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射頻識別和二維碼技術領域的裝置,具體是一種智能物聯網購物車及智慧商超系統。
背景技術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需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RFID是一種簡單的無線系統,只有兩個基本器件:RFID標簽和讀卡器?;竟ぷ髟聿⒉粡碗s: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Passive?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由標簽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其工作頻段為低頻,高頻,超高頻和微波段。本系統工作的中心頻率會根據商品的種類不同,以及適用于物聯網購物車和貼有RFID標簽商品讀寫情況,選擇不同的頻率,例如:13.56MHz,900MHz,2.4GHz,等。
本物聯網購物車及智慧商超系統也可以適用于二維碼。二維碼是條形碼的延伸,不能被重復讀寫,抗污染和耐久性較差,對使用的環境要求比較嚴格。RFID技術是依托在互聯網的無線射頻自動識別技術,對物品進行非接觸、遠距離、穿透式、移動識別,使物品從生產、存儲、運輸、經銷商、賣場到消費者供應鏈各環節被實時追蹤,并自動記錄產品物流信息,實現產品物流信息自動化,同時通過物流信息自動化跟蹤溯源,實現最佳的防偽效果。據悉,RFID技術已在歐美市場廣泛應用,隨著中國市場RFID技術的發展和RFID標簽價格的降低,RFID標簽將替代條形碼和二維碼。
目前的大型商場、購物中心、超市中使用的購物車一般只有儲貨和運輸兩個功能,沒有其他的作用,即使有些有顯示器的,只能播放一些廣告,無法實現智能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消費者往往集中、大量一次性購物,在大型超級市場中很難找到所需購買商品的具體位置,尋找商品往往浪費大量時間,同時也不能時時掌握所購商品的總額,只有在結帳時,才能知道所購商品的價值,并且超市商品只能用條碼識別,易損,讀不出,需要一件一件掃描,理貨不方便并且顯示系統無法自動識別商品,掃描后信息單一,無法在購物車上實時智能顯示。從而造成結帳時間過長,結算程序繁瑣、速度慢、易出錯、條碼無法識別等,顧客往往在收款臺前長時間排隊等候,造成誤結帳及時間浪費。另一方面,顧客往往對所購產品的性能、使用方法需要了解,但無從獲得上述信息。再有商品生產廠家往往花費巨資做產品宣傳廣告,商家要做廣告只能做固定在墻上或電視上的,無法流動。但廣告效應沒有針對性,廠商也不能及時獲得顧客的反饋信息,及時進貨和調整商品的性能,客戶在商場、超市中藥找到貨物費時、費力。
RFID技術已被應用于商品購物領域,與購物車相比,采用RFID技術極大的優化了購物流程,提高了購物的效率。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缺點,本發明本發明把整個購物過程智能的結合在一起,擴大了商品宣傳的力度,縮短了顧客搜尋商品的時間,方便了顧客查詢信息的途徑,節省了結算工作的人力,使整個購物過程變得輕松愉快。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智能物聯網購物車,是運用物聯網的RFID、WIFI等技術,在商場、百貨店、超市、產品旗艦店、藥店、零售批發門店等地,在購物車上加裝一套智能的物聯網展示設備,此設備嵌入或USB連接RFID讀寫器或者二維碼識別器,可自動識別帶有RFID標簽或者二維碼的商品,安裝購物管理軟件系統,可直接查詢商品詳細信息、防偽信息以及產品的溯源信息,并可實現與商超收銀臺的直接互聯,為客戶提供自動結算收銀,可與電子商務網站平臺實時互聯,或電子支付、刷卡等。本購物車還可實現平方圖或3D導航尋思查找到想購商品,可進行商品廣告播放,還可實現VIP客戶管理,查詢積分、消費記錄、余額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中科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中科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03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