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半身出汗癥的中藥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39763.8 | 申請日: | 2012-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42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簡福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簡福川 |
| 主分類號: | A61K36/77 | 分類號: | A61K36/77;A61P4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80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半身 出汗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治療半身出汗癥的中藥。
背景技術
半身出汗癥是指上半身出汗或下半身出汗,是多汗癥的一種,治療半身出汗癥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手術,但手術往存在后遺癥,且手術費用比較昂貴,目前中醫治療半身出汗癥效果不是很明顯,大多只起手術后輔助治病作用,急需發明一種能有效治療半身出汗癥的藥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半身出汗癥效率高、成本低廉的中藥。
中醫認為半身出汗癥的發生或因飲食不節,脾胃失調,濕熱蘊蒸骨,或因素體陰虛內熱郁蒸,或因久病大病之后體弱陽虛,調理不固而致。本發明根據這一理論,以腎為先天之本,精選具有滋補腎脾、斂汗固精、安神等功能的純中草藥,從根本上治療半身出汗癥。
本發明所述的治療半身出汗癥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的組成及其重量份數是:
柏子仁20-30、黃芩8-16、桂枝2-8、大棗5-15、茯苓15-25、何首烏15-25、荔枝10-20、金櫻根10-20。
本發明的優選配比是:
柏子仁25、黃芩12、桂枝5、大棗10、茯苓20、何首烏20、荔枝15、金櫻根15。
治療方法是: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本發明各組份的藥性及其功效是:
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肝、脾經,養心安神,潤腸通便。
黃芩:性味苦寒,入心、肺、膽、大腸經,瀉實火,除濕熱,止血,安胎。
桂枝:性味辛甘、溫,入膀胱、心肺經,發汗解肌,溫經通脈。
大棗:性味甘、溫,入脾、胃經,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解藥毒。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
何首烏:性味苦甘澀、微溫,入肝、腎經,補肝,益腎,養血,祛風。
荔枝:性味甘酸、溫,入脾、肝經,生津,益血,理氣,止痛。
金櫻根:性味酸澀、平,入腎、膀胱、大腸經,固精澀腸。
本發明所用原料藥,大部分具有滋補腎、脾和胃以及寧心安神,益氣固精,收汗斂汗的作用。上述諸存相合為伍,共奏滋補腎脾胃、益氣固精、寧心安神、收汗斂汗之功效。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療效高,本藥經4年對55例半身出汗患者進行治療,30例全愈,11例好轉,總有效率為74.5%,且治愈后無反復現象和副使用治療成本低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取柏子仁15克、黃芩7克、桂枝3克、大棗6克、茯苓12克、何首烏12克、荔枝9克、金櫻根9克。將上述原料藥按所列重量合成一劑中藥。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簡福川,未經簡福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97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