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絲連續回火電加熱爐的雜渣導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39030.4 | 申請日: | 2012-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65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馬德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市東航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9/56 | 分類號: | C21D9/56 |
| 代理公司: | 張家港市高松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孫高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絲 連續 回火 加熱爐 導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雜渣導出裝置,特別是指一種鋼絲連續回火電加熱爐的雜渣導出裝置。
背景技術
鋼絲回火電加熱爐是鋼絲淬火后回火處理的重要設備,它的作用是使淬火后的鋼絲獲得良好的彎曲和扭轉機械特性。而目前鋼絲回火電加熱爐包括爐體,爐體縱向設有鋼絲運行通道,爐體的側面中部設有操作爐門,爐體內并無雜渣導出裝置,爐體的底部是平的,鋼絲進入到電加熱爐中會帶出雜渣,雜渣堆積到一定高度后直接從操作爐門撈渣,操作爐門打開會使加熱爐內的熱量散失,而雜渣一般清理的頻率較高,從而影響了加熱爐的加熱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鋼絲連續回火電加熱爐的雜渣導出裝置,該雜渣導出裝置可在相對密閉的情況下撈渣,最大限度抵制了清渣時爐內熱量散失,進而提高電加熱爐的加熱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絲連續回火電加熱爐的雜渣導出裝置,包括導渣凸起和出渣爐門,所述導渣凸起設置于電加熱爐的爐體底部且向上凸伸,所述導渣凸起的兩端沿鋼絲運行通道方向延伸至爐體兩端,所述導渣凸起與爐體兩側壁之間的空間構成集渣空間,所述出渣爐門設置于爐體的兩側壁底部,所述導渣凸起的最頂端位于鋼絲運行位置和出渣爐口的上沿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導渣凸起的橫截面為等腰三角形。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導渣凸起的最頂端位于鋼絲運行位置和操作爐門的下沿之間。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效果是:由于一種鋼絲連續回火電加熱爐的雜渣導出裝置,包括導渣凸起和出渣爐門,所述導渣凸起設置于電加熱爐的爐體底部且向上凸伸,所述導渣凸起的兩端沿鋼絲運行通道方向延伸至爐體兩端,所述導渣凸起與爐體兩側壁之間的空間構成集渣空間,所述出渣爐門設置于爐體的兩側壁底部,所述導渣凸起的最頂端位于鋼絲運行位置和出渣爐口的上沿之間,因此,雜渣收集的高度高于出渣爐門低于導渣凸起,即可從雜渣底部撈渣,而撈渣過程雜渣高度下降但還是擋住出渣爐門,這樣,當雜渣的高度下降到出渣爐門的上沿時停止撈渣,就能實現出渣爐門完全封閉撈渣,降低加熱爐的熱量散失,提高了電加熱爐的加熱效率,還可以爐底的保溫。
又由于所述導渣凸起的最頂端位于鋼絲運行位置和操作爐門的下沿之間,因此盡可能的將導渣凸起的高度提高而又不影響鋼絲的運行,增大集渣空間,減少撈渣次數。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
附圖中:1.導渣凸起;2.出渣爐門;21.集渣空間;22.集渣上限;23.集渣下限;3.操作爐門;4.爐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發明中的上、下、左、右為加熱爐正常放置情況下確定的。
一種鋼絲連續回火電加熱爐的雜渣導出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導渣凸起1和出渣爐門2,所述導渣凸起1設置于電加熱爐的爐體4底部且向上凸伸,所述導渣凸起1的兩端沿鋼絲運行通道方向延伸至爐體4兩端,所述導渣凸起1與爐體4兩側壁之間的空間構成集渣空間21,所述出渣爐門2設置于爐體4的兩側壁底部,所述出渣爐門2縱向間隔布置若干個,所述導渣凸起1的最頂端位于鋼絲運行位置和出渣爐口的上沿之間。
所述導渣凸起1的橫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本發明中等腰三角形的兩腰與爐體4底面的傾斜角度為138°。當然,導渣凸起1的橫截面也可以不是等腰三角形,比如是等腰梯形,或者是將等腰三角形的頂部設置成圓弧形。
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所述導渣凸起1的最頂端位于鋼絲運行位置和操作爐門3的下沿之間。這樣,集渣空間21盡可能大,而導渣凸起1又不影響鋼絲的正常運行,導渣空間的集渣上限22處于操作爐門3的下沿,集渣空間21的集渣下限23高于出渣爐門2的上沿。當雜渣在集渣空間21中收集高度處于集渣上限22時即可打開出渣爐門2,然后從雜渣底部撈渣,而雜渣的高度下降至集渣下限23時可停止撈渣,這樣實際上就實現了出渣爐門2在封閉的情況下撈渣,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加熱爐中熱量的散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市東航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市東航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90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