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泄漏轉動電流變體阻尼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38502.4 | 申請日: | 2012-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29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韓玉林;王芳;關慶港;賈春;劉娟;萬江;張居鎖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F9/53 | 分類號: | F16F9/53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湯志武 |
| 地址: | 21118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泄漏 轉動 電流 變體 阻尼 | ||
1.一種無泄漏轉動電流變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該無泄漏轉動電流變體阻尼器包括:圓盤(1)、與圓盤(1)相對設置的底部圓盤法蘭(14)、將圓盤(1)與底部圓盤法蘭(14)無泄漏連接的液壓缸(28)、具有開口的上端帶有圓盤法蘭的圓筒(29),上端帶有圓盤法蘭的圓筒(29)的上端有上端圓盤法蘭(55),上端帶圓盤法蘭的圓筒(29)的側面筒體上開有圓形通孔(30);
底部圓盤法蘭(14),圓盤(1)和液壓缸(28)組成封閉式無泄漏空間,電流變體(15)充滿該封閉式無泄漏空間,該液壓缸(28)部分的位于上端帶有圓盤法蘭的圓筒(29)內,上端帶有圓盤法蘭的圓筒(29)的下部圓筒內置第二永磁鐵塊(8);
該無泄漏轉動電流變體阻尼器還包括第一圓環形隔板(2)、第二圓環形隔板(24)、轉動葉片(25)、固定葉片(47)、第一空心圓軸(27)、第二空心圓軸(46)、第一圓軸(36)、第二圓軸(37)、圓環形正極板(23)、第一圓軸形支撐架(18)、圓環形負極板(32)、第二圓軸形支撐架(31)和第一永磁鐵塊(7),
沿第一空心圓軸(27)下部沿外表面的同一個圓周線均布有第一圓通孔(21),第一圓通孔(21)的軸線與第一空心圓軸(27)的軸線正交,沿第一空心圓軸(27)外表面的上部的同一個圓周線均布有第二圓通孔(35),第二圓通孔(35)的軸線與第一空心圓軸(27)的軸線正交;第一空心圓軸(27)內套有上部空心、下部實心的第二圓軸(37),沿第二圓軸(37)上部外表面的同一個圓周線均布有第三圓通孔(39),第三圓通孔(39)的軸線與第一空心圓軸(27)的軸線正交,第二圓通孔(35)和第三圓通孔(39)一一對應且軸線重合,第二圓軸(37)的長度小于第一空心圓軸(27)的長度,第二圓軸(37)的下端面高于第一空心圓軸(27)的下端面,第二圓軸(37)的上端面與第一空心圓軸(27)的上端面齊平;第二圓軸(37)的上部空心軸內套有第一圓軸(36),第一圓軸(36)長度小于第二圓軸(37)的上部空心圓軸的長度,第一圓軸(36)的頂端與第二圓軸(37)的頂端齊平;第二圓軸(37)頂端通過第一導線(45)穿過圓形通孔(30)與外部電源正極相連,第一圓軸(36)的頂端通過第二導線(54)穿過圓形通孔(30)與外部電源負極相連;
圓環形正極板(23)位于底部圓盤法蘭(14)的上表面之上,與第一圓軸形支撐架(18)的一端相連,第一圓軸形支撐架(18)的另一端穿過第一圓通孔(21)與第二圓軸(37)相連,圓環形負極板(32)位于圓盤(1)的下表面之下,與第二圓軸形支撐架(31)的一端連接,第二圓軸形支撐架(31)的另一端穿過第二圓通孔(35)和第三圓通孔(39)與第一圓軸(36)相連;
圓環形負極板(32)的上表面與圓盤(1)的下表面不接觸,圓環形正極板(23)的下表面與底部圓盤法蘭(14)的上表面不接觸,圓環形正極板(23)和圓環形負極板(32)皆與液壓缸(28)、第一空心圓軸(27)不接觸,圓環形正極板(23)只與第一圓軸形支撐架(18)和電流變體(15)接觸,圓環形負極板(32)只與第二圓軸形支撐架(31)和電流變體(15)接觸;第一圓軸形支撐架(18)不與第一空心圓軸(27)接觸;第二圓軸形支撐架(31)不與第一空心圓軸(27)接觸,第一圓軸形支撐架(18)與第一空心圓軸(27)間的空隙、第二圓軸形支撐架(31)與第一空心圓軸(27)間的空隙、第二圓軸形支撐架(31)與第二圓軸(37)間的空隙、第二圓軸(37)與第一空心圓軸(27)間的空隙、第二圓軸(37)與第一圓軸(36)間的空隙分別用填充材料(20)絕緣密封;
第二圓環形隔板(24)套在第一空心圓軸(27)上,第二圓環形隔板(24)位于第一圓軸形支撐架(18)的上方,第二圓環形隔板(24)與第一空心圓軸(27)和液壓缸(28)光滑接觸,第二圓環形隔板(24)的下表面與圓環形正極板(23)的上表面光滑接觸,第一圓環形隔板(2)套在第一空心圓軸(27)上,第一圓環形隔板(2)位于第二圓軸形支撐架(31)的下方,第一圓環形隔板(2)的上表面與第二圓軸形支撐架(31)的下表面光滑接觸,第一圓環形隔板(2)與第一空心圓軸(27)和液壓缸(28)光滑接觸,第二空心圓軸(46)套在第一空心圓軸(27)上,第二空心圓軸(46)位于第二圓環形隔板(24)的上方和第一圓環形隔板(2)的下方,第二空心圓軸(46)的高度與第一圓環形隔板(2)下表面到第二圓環形隔板(24)上表面的距離相同,轉動葉片(25)位于液壓缸(28)的內部,且轉動葉片(25)的高度和第二空心圓軸(46)的高度相同,轉動葉片(25)靠近圓心的一端與第二空心圓軸(46)相連,轉動葉片(25)遠離圓心的一端與液壓缸(28)光滑接觸,轉動葉片(25)的上表面與第一圓環形隔板(2)的下表面光滑接觸,轉動葉片(25)的下表面與第二圓環形隔板(24)的上表面光滑接觸,轉動葉片(25)沿高度開有小圓通孔(26),小圓通孔(26)的軸線與第一空心圓軸(27)的軸線正交;當電流變體(15)通過小圓通孔(26)時,轉動葉片(25)所受阻尼力力系簡化到第一空心圓軸(27)軸線上的一點時,主矢為零,主矩的作用面與第一空心圓軸(27)的軸線垂直;固定葉片(47)遠離圓心的一端與液壓缸(28)相連,固定葉片(47)靠近圓心的一端與第二空心圓軸(46)光滑接觸,轉動葉片(25)沿第二空心圓軸(46)外圓周線均勻分布,固定葉片(47)沿液壓缸(28)內圓周線均勻分布,且每兩個固定葉片(47)中間設有一個轉動葉片(25);第一永磁鐵塊(7)設置在轉動葉片(25)內部,第一空心圓軸(27)下端面與底部圓盤法蘭(14)無泄漏連接,第一空心圓軸(27)的上端面與圓盤(1)的上端面齊平且無泄漏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850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