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后天然百疾康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37724.4 | 申請日: | 2012-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65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明宇;宋振宇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8 | 分類號: | A61K36/8998;A61P1/00;A61P9/04;A61P9/10;A61P9/14;A61P15/00;A61K33/10;A61K33/26;A61K33/42;A61K3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650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然 百疾康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是根據無機能轉換為植物能,植物能轉化為動物能、人能的自然能量轉換定律實現的,故屬能量轉換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的惡化,新病毒、病菌的不斷產生,形成嚴重威脅和危害人類延續發展的現代病。而以高科技產生的現代醫學以數以萬計的藥品、琳瑯滿目的醫療器械、五花八門的治療方法不能遏阻現代病,反而導致藥源性疾病的產生,使病情惡化、復雜化并呈加速蔓延之勢,更為嚴重和危險的是現代病已衍變成為遺傳基因,給人類的延續造成了實質性的威脅,由此對現代醫學必須反思。
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認為:任何理論、思想觀念、方法、方式都有其歷史階段性和歷史局限性。歷史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著的,要使其理論、思想觀念、方法方式適應歷史發展變化的需要,就必須使其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變化而變化。現代醫學其實質是傳統醫學的變身,而現代病是在現代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新病種,兩者不相適應故不能克制。思想的轉變是根本的轉變,要克制現代病就必須轉變思想,改變思路。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本發明奠定了思想基礎。
自古道“人以食為天”、“藥食同源”,藥食之源于何處,求源追根,當先追人食之根源。嚴格的說人的食物皆源于植物,植物提供給人的食物源于太陽和地球。然而太陽和地球提供給植物的是沒有生命活力的無機物質,而植物提供給人的卻是有生命活力的有機物質。就是說有機體生命、能量源于無機體-太陽和地球的無機物質。太陽和地球是一切有機體生命之根源、一切能量之根源,是食物之根源。而人的生命、能量不能直接從太陽和地球中取得,只能由植物這一中轉站供給,這就是太陽能和地球能轉換為植物能,植物能轉換為動物、人能的自然能量轉換定律,這一定律為本發明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據。
人和植物整個生長過程所需的物質品種、數量都是屈指可數的。植物以氮、磷、鉀(如果有足夠的農家肥一種即可)為主;人以小麥、大米、小米、玉米和幾種蔬菜為主。這說明藥食不僅同源,而且應該同量(指品種數量)。這為本發明的功能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現代病乃現代環境所生,按照自然萬物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則,現代環境也定會產生克制現代病的藥物,為本發明-后天然藥物的生成提供了法則依據。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從根本上改革傳統的、現在的,制藥技術及其方法方式,使食藥和食物自然統一;從根本上改革從古至今藥劑功能單調、品種繁多的配劑方法,實現一藥多用、一用多效,僅用幾種或十幾種藥物治愈現代病的目的;以藥物取代手術等機械性治療方法,保護機體各組織各器官的自然完整,確保人類完美的延續和發展,是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要實現本發明必須以先天然無機物和現代環境為基礎;工藝流程以太陽能和地球能轉換為植物能,植物能轉換為動物能、人能的能量轉換過程為主導;以既有植物所需元素又具藥用價值的無機物為原料;以科學合理的加工、處理、配制為手段;以清凈人體內環境、調節恢復、強化和增加人體生理生化功能,消除病毒病菌,徹底根治現代病為目的;以太陽能和地球能為能源,是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相對現有藥物的生產,可節省98%的人力、物力、財力和能源,克服了現在藥物從生產到服用對人體造成的所有不利因素,本發明藥物在根治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冠心病的同時,可同步治愈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還可在短時間內治愈闌尾炎、痔瘡、子宮糜爛等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的疾病,實踐證明其具有一藥多用,一用多效的功能,可以說它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是現在醫藥所不可及的。
本發明的實踐證明藥食不僅同源,而且也是同量(指品種數量)的。由此可以斷言,經過再努力用幾種或十幾種此類藥物即可治愈所有的現代病。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將是一場醫藥革命!
具體實施方式:
一.選材:以無機物為主,選既含有植物所需元素又有一定藥用價值的純天然物質:硫鐵礦、自然銅、磷礦石、花蕊石、煤干石、鐵銹、草木灰、大麥、玉米、豆餅、井水。
二.加工:將所有固體材料粉碎后單獨存放待用。
三.配制:硫鐵礦與磷礦以3∶5混配;自然銅、煤干石、花蕊石以3∶5∶2混配;大麥、玉米、豆餅以3∶2∶1混配;鐵銹與草木灰1∶3混配。
四.處理:上述兩組無機物的混配物質加井水攪拌至吸水飽和,裝入透氣的袋里;有機物的混配物質與水攪拌混配后置入瓷缸中。
五.回歸自然:將裝有有機物的瓷缸靜置于室內,10天后取出晾干待用;將裝有無機物的袋子埋于深度為0.5米-0.7米的土里,1-2兩個月(時間隨季節而定,熱天時間短冷天時間長)后取出,堆放于陽光下,25天后裝入瓷缸同時加入5倍量的井水露天浸泡,15天后按10∶1加入有機物物質攪均浸泡。13天后蓋上木質蓋子移至室內無光處。2-3個月后溶液呈紅色,從液體表面向下形成3公分左右狀如皂角刺的深紅色之物時即可使用(深紅色之物為內服藥,液體為外敷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明宇;宋振宇,未經宋明宇;宋振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772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仿藤紙質席子的加工工藝、產品及設備
- 下一篇:一種人工陰道液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