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氣浮實驗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37698.5 | 申請日: | 2012-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498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連軍;孫濤;黃俊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工源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24 | 分類號: | C02F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實驗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氣浮實驗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能夠直觀的觀察工業(yè)化氣浮工作過程的氣浮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氣浮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工業(yè)廢水和城市污水治理中固液分離的方法,可去除水中的懸浮物、油類、藻類及各種金屬離子羥基絡合物、硫化物等,以降低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保護自然環(huán)境。其工作原理是: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處理過程中形成的固體懸浮物,在溶氣系統(tǒng)形成的大量密集的微氣泡的粘附作用下,視比重減小,懸浮物上浮形成浮渣排除,清水由下部排出。其處理系統(tǒng)包括進水、混合接觸反應、固液分離、清水儲存、出水,還必須配有包括溶氣水泵、溶氣系統(tǒng)等。
目前的氣浮實驗裝置普遍存在如下狀況:(1)氣浮實驗裝置的制作材料通常是鋼材,這樣操作人員就無法直觀地觀察溶氣過程,溶氣水的溶氣效果,氣浮池體中絮體上浮效果,固液分離過程;(2)氣浮實驗裝置內的工作狀況和實際工業(yè)化運用的設備是迥然相異的,無法真實地反映設備在工業(yè)化應用中的情況。?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平流式的氣浮實驗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氣浮實驗裝置,包括由有機玻璃材料制成的氣浮池體以及回流水溶氣系統(tǒng),所述氣浮池體主體內橫向依次設有接觸反應區(qū)、分離區(qū)、渣槽及主體旁側的清水槽;所述清水槽通過回流管與所述回流水溶氣系統(tǒng)連通。?
進一步,所述回流水溶氣系統(tǒng)包括回流泵、溶氣罐、氣液平衡裝置以及溶氣水進水管,其中,回流泵的入口與所述回流管連接,回流泵的出口與所述溶氣罐的進水口連接,所述氣液平衡裝置安裝于溶氣罐上,溶氣水進水管的進口與溶氣罐的溶氣水出口連接,溶氣水進水管位于所述接觸反應區(qū)。?
進一步,所述分離區(qū)之上設有刮渣裝置以及渣槽,所述刮渣裝置包括電機、由所述電機驅動的鏈輪以及由所述鏈輪帶動的牽引刮板。?
進一步,所述分離區(qū)底部設有與所述清水槽相通的穿孔集水管。?
進一步,所述氣浮池體側部設有污水進水管以及清水出水管。?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有機玻璃材料制成氣浮池,人們能夠直觀地觀察溶氣過程,溶氣水的溶氣效果,氣浮池體中絮體上浮效果,固液分離過程;完全模擬工業(yè)化氣浮的工作過程,使得人們能夠對氣浮的真實工況更易了解和掌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氣浮實驗裝置的側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所述氣浮實驗裝置的俯視圖,?
其中:?
1-溶氣水進水管;2-接觸反應區(qū);3-分離區(qū);4-渣槽;5-清水槽;6-穿孔集水管;8-清水出水管;9-污水進水管;10-排渣管;11-鏈輪;12-牽引刮板;13-電機;14-回流管;16排空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fā)明的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進一步地了解和認識,現舉一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污水首先經過絮凝反應,然后進入本發(fā)明所述的氣浮實驗裝置,如圖1-2所示,該氣浮實驗裝置包括氣浮池體以及回流水溶氣系統(tǒng),氣浮池用有機玻璃材料制成,能夠清楚的從外部觀察內部的情況。氣浮池體外側設有溶氣水進水管1,污水進水管9以及清水出水管8。氣浮池體內橫向依次設有相互連通的接觸反應區(qū)2、分離區(qū)3、渣槽4,清水槽5位于分離區(qū)3旁側,清水槽5底部設有回流管14。分離區(qū)3底部設有與清水槽5相通的穿孔集水管6。?
回流水溶氣系統(tǒng)包括回流泵、溶氣罐、氣液平衡裝置(圖中未示出)以及溶氣水進水管1?;亓鞅玫娜肟谂c回流管14連接,回流泵的出口與溶氣罐的進水口連接,所述氣液平衡裝置安裝于溶氣罐上,溶氣水進水管的進口與溶氣罐的溶氣水出口連接,溶氣水進水管1位于所述接觸反應區(qū)2底部。?
如圖1所示,所述分離區(qū)3之上設有刮渣裝置以及渣槽4,所述刮渣裝置包括電機13、由所述電機驅動的鏈輪11以及由所述鏈輪帶動的牽引刮板12。渣槽4連接有排渣管10。?
本發(fā)明的實施過程為:污水首先經過絮凝反應,然后通過污水進水管9進入接觸反應區(qū)2,與接觸區(qū)反應區(qū)2的回流溶氣水及其釋放的微氣泡充分混合,污水中的絮體附著在小氣泡上形成氣浮體,該氣浮體在接觸反應區(qū)2內逐漸上升,并通過設置在接觸區(qū)和分離區(qū)間的溢流堰溢流進入分離區(qū)3。氣浮體進入分離區(qū)3與水分離后上浮至集渣區(qū),并被刮渣裝置刮走至?渣槽4中。清水通過設置在分離區(qū)中間的穿孔集水管進入清水槽。清水槽中的清水一部分通過回流泵進入溶氣罐進行再循環(huán),另一部分由清水排水管8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工源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工源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769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抑菌型藥物組合物
- 下一篇:用于圖像質量評價的視覺能量信息提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