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撓性表面的平面按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37459.X | 申請日: | 2012-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465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2 |
| 發明(設計)人: | 阿遲姆·勒納;弗蘭克·特魯莫;拉爾夫·埃爾丁 | 申請(專利權)人: | 集怡嘉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13/14 | 分類號: | H01H1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余朦;王艷春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表面 平面 按鈕 | ||
1.一種平面按鈕(100),至少包括:撓性前膜(105)、開關膜(120)以及接觸部件(150),其中,所述開關膜(120)上設有至少一個能導電的接觸頂(125),所述接觸部件(150)通過電絕緣的分隔膜(140)與所述開關膜(120)隔離布置,所述分隔膜(140)在與所述能導電的接觸頂(125)相對應的范圍內具有空隙(130),其特征在于,所述撓性前膜(105)由熱塑性彈性層(200)、聚酯層(220)以及布置在所述熱塑性彈性層(200)與所述聚酯層(220)之間的聚硅氧烷層(210)組成的夾層結構構成,所述前膜(105)布置在支撐部件(110)上,其中,所述支撐部件(110)包括在所述接觸頂(125)上作用的壓力銷(115),通過所述壓力銷(115)將作用在所述前膜(105)上的控制力轉移至所述接觸頂(125),通過作用在所述前膜(105)上的控制力實現所述接觸頂(125)與所述接觸部件(150)之間的電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按鈕,其中,所述熱塑性彈性層(200)由基于烯烴、聚氨酯、共聚多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或共聚酰胺的聚合物構成。
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平面按鈕,其中,所述聚酯層(220)為聚碳酸酯層。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平面按鈕,其中,所述熱塑性彈性層(200)的層厚度在0.08mm與1.0mm之間,優選地在≥0.1mm與0.35mm之間。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平面按鈕,其中,所述聚酯層(220)的層厚度在0.05mm與1.0mm之間,優選地在0.07mm與0.35mm之間。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平面按鈕,其中,所述聚硅氧烷層(210)的層厚度在0.8mm與1mm之間,優選地在≥0.1mm與0.7mm之間。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平面按鈕,其中,所述前膜(105)包括突起(300),其中,所述突起(300)由所述聚硅氧烷層(210)的層凸出部(310)構成。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按鈕,其中,所述突起(300)具有1∶1的高度-寬度比。
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平面按鈕,其中,所述前膜(105)為由熱塑性聚氨酯膜、聚碳酸酯膜以及布置在所述熱塑性聚氨酯膜與所述聚碳酸酯膜之間的硅膠膜共同形成的膜結構。
10.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平面按鈕,其中,所述支撐部件(110)由聚碳酸酯和/或ABS-共聚物構成。
1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平面按鈕,其中,所述支撐部件(110)和所述壓力銷(115)形成為一體。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按鈕,其中,所述壓力銷(115)通過連接片、鉸鏈和/或舌部件靈活地布置在所述支撐部件(110)內。
13.由熱塑性聚氨酯膜、聚碳酸酯膜以及布置在所述熱塑性聚氨酯膜與所述聚碳酸酯膜之間的硅膠膜共同形成的膜結構作為前膜在電子開關部件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集怡嘉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未經集怡嘉通訊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745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